總經理的回答更激起了這個年輕人的好奇心,於是他決定、衝破禁令,走進那個房間探個究竟。
這天,他爬上8樓,輕輕地敲了敲那扇門,沒有反應。年輕人不甘心,進而輕輕一推,虛掩著的門開了(原來門並沒有上鎖)。房間裏沒有任何擺設,隻有一張桌子。年輕人來到桌旁,看到桌子上放著一個紙牌,上麵用毛筆寫著幾個醒目的大字——“請把此牌送給總經理。”
年輕人拿起那個已落滿灰塵的紙牌,似有所悟,走出房間,直奔總經理辦公室。當他自信地把紙牌交到總經理手中時,仿佛期待已久的總經理一臉笑意地宣布了一項讓年輕人感到震驚的任命:“從現在起,你被任命為銷售部經理助理。”
在同事們的掌聲中,這位年輕人走馬上任。經過不斷開拓進取,很快被提升為銷售部經理。
你也許已習慣隻為別人鼓掌,但並不是每一個人都甘於一輩子充當鼓掌的角色。你想在鼓掌中找到奮發的力量嗎?你想在為別人鼓掌的同時早日能贏得屬於自己的掌聲嗎?請反複閱讀下麵幾個段落。
2.相信高手並不多
有三個兄弟都是博士,並且同在美國太空總署從事太空研究工作,當大家在母親家中聚餐完畢後,母親把餐桌清理幹淨,他們便在桌上繪製圖表,討論登陸月球和建立太空站的問題。
這時一個在廚房洗碗的媳婦說:“他們三人談個不休,盡是我們不能想象的事,聽著就會讓人覺得自己很笨,是嗎?”
老母親接過話頭說:“我起先也覺得自己笨,可是後來想起去年秋天,他們三人花了整個下午才把家裏的紗窗裝好時,我就不再那麼想了。”老母親的一段話,使大家很快恢複了自信。
一般人常常懷著對失敗的恐懼。為什麼恐懼?因為覺得自己不夠好,因為不夠自信。
某大學數學係的一個學生在上課時睡著了,醒來時發現已經下課了,教授和同學們全都走了。他睡了差不多整堂課的時間,所以也不知道老師講了些什麼。看到黑板上有兩道題,馬上意識到是下周的作業,抄下來就走了。第二周上課時,他對教授說:“老師,您留的兩道題,我隻做出了一道。”教授驚訝不已。因為一直以來,這兩個微分方程被認為是無解的,一旦解出來就推翻了一個定理。而這位同學腦海中認定這兩道題是“一定有解的”,這個信念導致他無意中推翻了一個數學定理。
無知者無畏,有知者大無畏。
在這世界上,誰是真正的高手?大科學家愛因斯坦上戰場可能會第一個被敵方擊中;數學家陳景潤教書一般的學生很難能聽懂;大學者郭沫若的數學曾不及格;雕塑家羅丹考藝術學院考了三次都落榜,他父親還罵他是一個白癡;愛迪生也是老師眼中的低能兒……這應了一句老話:駿馬行千裏,耕地不如牛;堅車能載重,渡河不如舟。聰明人也有笨地方,蠢才也有過人處。
人們能做到他們相信能做到的事,因為這世界高手並不多。
3.你必須自己開始
女兒看《西遊記》時,問了我一個問題:“孫悟空會翻跟鬥,一下就是十萬八千裏,還能把平常人帶到跟鬥雲裏,一同帶著走,唐僧為什麼不讓孫悟空用跟鬥雲帶著他,一下子就到西天呢?或者幹脆用一封電子郵件把經書從西天發過來呀!”
我記不起當時是怎麼回答的。直到有一次到普陀山旅遊,一位住持的話才讓我對這個問題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這位住持告訴我說:“自己的路隻能自己走,唐僧隻有一步步走到西天,並經曆九九八十一難,才能成佛。如果駕跟鬥雲一下子就到西天,人的身體是到了,但他的境界沒能達到,還是一個凡夫俗子,不能修成正果。”
日本著名的本田公司董事長本田宗一郎曾告誡兒子博俊說:“自己的路要靠自己去闖,依靠父母是沒有出息的,如果我把你弄到公司來,你就會永遠長不大。父母隻有兩尺半長的胳膊,護不住你人生要走的千萬裏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