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喝個粥都能做出一朵花兒來(1 / 1)

瑜安城雖不是天鷹國的都城,但其一年四季如春的氣候加上物產豐富的平原地質,使得它成為天鷹國的第二大城池,這裏一向都是國泰民安的典範景象,最近卻因為臨近的衡文城爆發水患,造成大批災民流離失所,紛紛湧入瑜安城內。好在城內官員協調有序,加上城內富賈慷慨解囊,在城南桃花林旁邊一片空地每日贈衣施粥,倒是解了不少災民饑困的燃眉之急。

作為瑜安城裏最富有的連府在做善事方麵自然是不甘於人後的,府內,管家正在指揮下人將衣服棉被還有煮好的熱粥一一放入馬車,為當日的贈衣施粥做最後的準備。

“張叔,東西都清點好了嗎?可有遺漏?”從廳內走出一名年約十八九歲的少年,身穿一襲寶藍錦衣,麵如冠玉,風度翩翩,正是連家的少爺——連成錦。此刻,他一邊看著手中的物品清單,一邊詢問著管家。

“回少爺,東西都備齊了,馬上就可以出發。”管家見到他,立刻垂手站到一邊。

“那好,我們出發吧,別耽誤了派粥的時辰。”連成錦跳上馬車,示意管家出發。自從他爹將安撫災民的事情交給自己負責,這贈衣施粥的差事便是他親力親為全程包辦,自然是一點也馬虎不得。

很快他們便到了安頓災民的地方,連成錦一邊吩咐下人搭起粥棚,一邊卻被一個小小的身影吸引住了目光:那是災民裏的一個女孩,大概十三歲左右,雖然衣衫有些破爛,兩隻袖口都打著補丁,但收拾得很幹淨;一張小臉很普通,屬於扔到大街上找不出來的那種,卻很清秀。要說這裏災民不少,自己怎麼就單單注意到了她呢?因為她的行為一直讓他費解,像現在這裏的災民都開始排隊等著喝粥,唯獨她在一旁摘著桃花。都什麼時候了,還不忘摘花兒,果真是小女孩的天性,喜歡花花草草的,跟自個兒家的妹妹一樣,天真無知,不知民以食為天,填飽肚子才最重要。連成錦搖搖頭,將注意力重新放回施粥上。

待到整個贈衣施粥接近尾聲,連成錦才又注意到那個女孩兒,隻見她小心翼翼的將碗裏的米湯喝光,留下碗底的小半碗米粒,卻不吃掉,反而是拿過一根幹淨的木棍慢慢搗著,直到搗成糊狀。這是要幹什麼?連成錦星眸微眯,沒見過這樣喝粥的,卻不動聲色,繼續看著她將剛才采摘下來的桃花花瓣放進碗裏繼續搗著,直到白色米糊混合花瓣慢慢染上一層淡淡的桃紅色,才將淡紅色的米糊捏成四五塊豆腐塊大小的糕體。以為這樣便完事了,卻見她眉頭輕蹙,仿佛不太滿意方塊的糕體造型,又將其中一塊搓成圓形,剩餘的方塊捏成花瓣樣兒,組合出一朵桃花來。看到這裏,連成錦不禁啞然失笑,心想這個女孩心思倒也是花巧,喝個粥都能做出一朵花兒來。

但他很快收起笑意,因為看見女孩兒拿著她的桃花糕來到人群中一位抱著孩子的大嬸麵前。也不知她們說了什麼,那個緊緊依偎在大嬸懷裏的孩子伸出手拿起那淡紅色的米糕,試探性的嚐了一口,竟然開心地將那朵桃花糕吃了下去。無非是白米粥裏加了桃花花瓣,難道真的這麼美味?連成錦想想也覺得不可能,但看那孩子開心的模樣,竟像是吃的什麼珍饈佳肴般可口。忽然想到什麼,他吩咐下人重新盛了一碗粥,給那個女孩兒送去,剛才她隻喝了米湯,米粒都剩下來做了米糕,他可不認為這樣能填飽肚子。

意外的是,女孩兒並沒有喝,而是將碗送回粥棚,“謝謝,我剛才已經領過了。”聞言,連成錦皺了皺眉,心想她真是不識好歹,怎麼倒像是自己自作多情了。按捺下心中的不悅,他開口說道,“剛才你自己的份不是給你弟弟了嗎?算是你弟弟領的粥,這碗才是你的。”

“他不是我弟弟,我、我不認識他們的。”女孩兒看著連成錦一臉不可置信的樣子,好像在說不認識還把自己的粥給他們似的,趕緊解釋,“那個孩子因為生病沒什麼胃口,現在又沒有多餘的糧食,我隻能想到加入花瓣有些顏色,沒準兒他就能吃下去了。”她也沒想到那孩子能吃得這麼香。

“……即便如此,你也隻喝了點米湯,還是把這碗粥喝了吧。”連成錦沒想到為了一個不認識的人,她還能如此細心,不禁有點動容,語氣也緩和了些。

“謝謝公子好意,但這樣對其他人不公平,大家都隻有一碗薄粥……”想到這裏的人都是剛夠充饑而已,哪裏談得上溫飽,她黯然地垂下眼眸,肚子卻不合時宜地叫了一聲。霎時羞得她滿臉通紅,雙手絞著衣角不知所措。

看到她的窘迫,連成錦眼裏閃過一絲憐惜,“那就用你的勞力來換取好了。來連府做丫鬟,包你食宿,每月還有二兩銀子,怎麼樣?”反正偌大的連府也不差一個丫頭。

“好。”想不到可以找到工作,重要的是有了一個棲身之地,原本已經到了無家可歸的地步,卻是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她毫不猶豫地點頭答應。

“你叫什麼名字?”很好,連成錦露出一抹微笑。

“我姓貝,叫珈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