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序 (2 / 2)

小說的正麵人物是梁探長,雖然著墨不多,但也能看出梁探長是一位機警、辦案務實的年輕人。小說第一章第十三節寫道:“梁探長覺得,搞偵破工作,案情時刻都在變化,沒有常數,隻有變數。所以在破案過程中,還是應當多朝壞處想想為好,這樣才不至於被動。”

從這裏可以看出梁探長是一位務實的偵探,同時,也顯示出他的刑偵風格,既善於利用現代破案技術工具,又善於借鑒傳統的破案技巧。前者從他查閱嫌疑人的手機通訊記錄的細節可以看出;後者從他不畏險惡,在吳昂的公司當一個普通員工,以此身份為掩護,觀察和了解案情、及時掌握涉案人物的活動情況等方麵可以看出。

傳統破案方法與現代偵破技術相結合,既是梁探長的刑偵風格,又是他做人的品格,由此反映了他樸實的作風。

正因為如此,盡管案情撲朔迷離、瞬息萬變,但自始至終都在他的掌握之中。作為懸疑小說,作品中設置了一連串的懸念,可以說,這些懸念使讀者目不暇接,有喘不過氣來的感覺。如果說這是小說情節的需要,不如說是生活的一種折射,隻是這種折射之光是扭曲的。吳昂作為那座小城的暴發戶,身價上億,必然會招惹一批人打他的主意,包括他的親侄子吳來福,由此便生發出一波又一波的欲望大戰。

但是,吳昂最終不是倒在侄子吳來福的手裏,而是倒在嫉妒者紀林的手裏,這也是他的色欲所致,如果他能控製住色欲的人性弱點,拒絕紀林以才貌雙全的小胡相誘惑,他完全能夠使紀林的計謀落空,至少不會死在紀林的手裏。所以,他的死是自己釀成的,是他的思想性格發展的必然。

小說中的主要人物梁平是一位普通的刑偵探長,像大多數生活中的普通警察那樣,似乎沒有過人的“亮點”和“神技”,但可貴的是他的“普通”,正由於“普通”,他能夠以一個普通人的身份進入吳昂的公司,進行實地觀察、摸排情況,而始終不為吳昂的諸多對手所注意、所警覺,他的“普通”,有利於發現隱藏很深的嫌疑人,摸排出新線索,從而始終掌握破案的主動權。

也正因為他的“普通”,讓我們讀來感到親切,沒有不食人間煙火的“神探”的距離感。讀者會認為這個探長其實就在我們的生活中,在每天匆忙走過的大街上,我們會與他擦肩而過;在哪一座小區內,我們曾親切交談過。

其實,小說中的所有人物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他們的身影,都可以感受到他們的呼吸,都曾看見他們在表現虛榮心時飛揚的神采,甚至還聽見過他們對於欲望不能滿足的歎息。這些都不能僅靠肆意想象就能獲得的,而是從現實生活的泥土中挖出來的。

也許有的讀者會認為小說把人性的弱點,人性的陰暗之處暴露得太赤裸了,是的,所有圍繞在吳昂周圍,打他主意的人,都是被私欲所驅使,而且,任憑這種私欲無限張揚、膨脹,這就等於各自在人生的舞台上脫衣表演,把自己身體上的隱私、不宜公開的部位都暴露給世間的人去觀看。與現實生活中有些脫衣舞表演者不同的是,他們在表演“脫衣舞”時,不是為了取悅於觀眾,而是為了取悅於自己,甚至自己也毫無察覺自我也在表演醜陋的“脫衣舞”。

這顯得有點殘酷,有點荒唐,但也是最真實的。當表演者能夠意識到自己是在表演人性的醜陋時,也就是自省的開始。可惜的是,小說中的很多人物至死也沒有獲得這個自省的機會。活著時,他們呻吟、歎息在各式各樣的欲望重壓之下,而在離開這個世界之前的一瞬間,他們也許仍然沒有醒悟:這個世界並非為他們這類人準備的。

方樂明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