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二 詔書(1 / 3)

受命於太皇太後,宗廟會同之時,即於滿朝文武天下百姓麵前,頒布先皇遺詔。

宮車轆轤,青布馬車,官轎一時間整個太廟圍得水泄不通,清顏坐在馬車內,心卻如水一般沉靜,眼珠靜默,微笑著看著身側的男子。他長眸半斂,支手抵著下顎,麵色如常。

清顏握住他的手,輕輕一言,“流景,得失不必太過掛懷。”

他忽然睜開眼,幽藍的眼珠盛著滿滿的情意和溫柔,“你在意?”

經他一問,清顏也跟著笑了起來,她輕而堅定地搖頭,“先皇是個好皇帝,他會選擇最合適的人。即使那個人不是你,我也會陪著你,一生一世,平民也好,皇族也罷,甘之如飴。”

暮流景靜靜地看著她,不說話。

馬車緩緩停下,他們攜手走入氣勢恢弘的皇族太廟,萬象森嚴的古刹,周圍一下子靜悄悄的。

清顏隨著眾人緩緩走過大殿,香火如雲煙繚繞,抬頭麵前是曆代皇帝的靈位和畫像,耳畔所聞全乎為僧人敲鍾木魚的祭祀梵語。這是何等的威嚴,何等的壯觀,清顏閉上眼整顆靈魂都沐浴在這神聖的悲歌之中。

三跪九叩,祭祀開始。

她跪倒在大殿之中,眉目一側,便可窺見大殿之內的皇族之人。

錦衣玉食的華麗外相,真正的靈魂又藏在什麼地方。

禮樂轟鳴三聲後,由太皇太後親自主持,樂師們彈奏著古老莫名的祭天之歌,群臣們俯首叩拜,祈求先皇降福。

清顏低頭,目光謙謹而敏重,微微掠過眾人,於萬千層疊的身影中找到了那一身絳紫色的頎長倨傲,他跪在三公之前,與那一身明黃錦袍的太子殿下齊齊跪於先皇神像之前,他目光幽深複雜,不知心中所思。

漢白玉石鑲砌的圓形祭壇之上,太皇太後娘娘麵目如霜,眼神冷峻地俯視著所有人。那一道明黃的聖旨高高懸於她的雙手之中,然而眾人很難從她平靜威嚴的臉上看出絲毫的跡象,這皇位究竟傳於誰,沒有人知道。

三旬之後,禮樂聲漸漸停止。

太皇太後端過宮人手中的觴,緩緩灑到了玉階上,酒花四濺,如珠玉般發出清脆的鳴響。

眾人的心隨著這酒水的滴落,忐忑不安。

清顏不覺手中業已出了汗水,粘膩的濕滑不由地讓她感覺到了無形的壓力和震懾,這就是真正的皇家威嚴嗎?

太皇太後緩緩轉過身來,十二支八寶琉璃鳳凰金簪在陽光下熠熠生輝,那光芒刺得人眼生生作痛。再抬起頭,隻看見太皇太後正看著她,威嚴中透著祥和與寧靜,她嘴角滑過一個微妙的弧度,似是笑紋。

靜靜地看著太皇太後將先皇遺詔徐徐展開,向著眾人高聲念道:“奉天承運,皇帝敕曰:朕惟自節烈以外,其令德懿行,秀於而湮滅無傳者何可勝數!獨有子貴或以表見於世。君子之欲得位行道,豈非以顯親揚名之故與。求製在親民之帝,端重循良;教忠勵資敬之忱,垂訓端嚴。業可開先,式穀乃宣猷之本;澤堪啟後,詒謀裕作牧之方,茲以覃恩,錫之誥命,特茲傳為與朕之四子,瑞王躬親,用慰顯揚之誌,昭乃遺謀。”

傳位於瑞王!

太皇太後一言,群下震驚。

清顏緩緩地抬起頭,於萬千人群中交彙了那一束清寒冷冽的目光,絳紫朝服如同日月星輝,在世人的驚歎和豔羨裏彌散出幽微的寂寥,他的麵容如層層跌宕的波紋,緩緩蕩漾開去,清波漣漪泛於其上。

“請瑞王上前接旨!”宮人略微尖細的嗓音在祭壇上回旋,像揮散不去的魔咒盤踞在每個人的心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