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11彗星不僅因碩大無朋、出現時間最長而著稱於世,更因它與一場空前規模的俄法戰爭有關而名噪一時。
彗星那奇特的形狀,來去無蹤的稟性在中外曆史上都曾引起人們極大的恐懼。公元1456年,土耳其的大軍席卷歐洲,兵圍貝爾格萊德,在這岌岌可危的時刻,教皇卜裏克斯特三世巧妙地利用了突然出現在天空中的哈雷彗星。他發現這顆“烈焰騰騰長尾如龍”的不速之客的尾巴正好指向月亮,於是他慷慨激昂地號召一切基督教徒奮發起來,“因為大彗星像利劍那樣刺向月亮,並使月亮黯然失色,這分明是上帝要懲罰清真教侵略者了。”消息傳人敵營,所向披靡的土耳其大軍竟惴惴不安,最後不戰自亂倉惶離去,在天幕上閃耀時,法國的一代梟雄拿破侖特別高興,他—勃勃地向部下解說,這顆大彗星“將指引我們通向俄羅斯,是我們征服俄羅斯的先兆。”因而他不顧俄皇亞曆山大一世的勸阻和警告,於1812年6月下令,讓45萬大軍越過俄國邊境涅曼河,揭開了這場戰爭的序幕。
當時法軍的兵力是俄軍的2倍多,在裝備和作戰經驗上更是俄軍無法匹敵的。開始時果然俄軍節節敗退,3個月後,莫斯科也被法軍攻占,可是欣喜若狂的拿破侖馬上發現,他正在泥潭中越陷越深。亞曆山大一世實施的全民戰爭及焦土政策使法軍經常陷入饑餓的絕境,莫斯科的大火、零下30度的嚴寒更敲響了侵略者的喪鍾。在呼出的熱氣會立即凍結的冰天雪地中,法軍被凍得滿臉青紫、口鼻流血、手腳壞死。最後還是施了一些計謀才突破俄軍重圍,可是生還法國故土的殘兵敗將還不到2萬人!
18111彗星的光輝成了拿破侖的入侵戰爭的慘敗不僅使他喪失了精銳的部隊,更使他聲譽一落千丈。1814年在外敵內哄中,這位不可一世的統帥不得不被迫退位。
與此相對照的18111彗星卻使一些商人發了財。不知什麼原因,1811年生產出的特別香可口,尤其是葡萄牙釀成的一種葡萄酒,更是叫人愛不釋手,因而暢銷歐洲。雖然這本來與彗星是風馬牛不相關,可無孔不入的商人豈會放棄這“天賜良機”,於是本與18111彗星毫無瓜葛的酒變成了“彗星酒這奇招果然一炮打響,香味濃鬱的口味加上神秘莫測的酒名使它身價倍増,為製造商、經銷商帶來了巨額的利潤。
蘇梅克-利維9號彗星留下的思考
蘇梅克-利維9號彗星,幾個月以來人們一直在關注著木星上的撞擊點。在浩瀚的資料中令天文學家最感興趣的是碰撞後拋出的殘骸構成的羽狀物,以及在撞擊點上空形成的暗雲。
悲哉?壯哉?1994之夏的“彗星大碰撞”為人類展現出了一幕驚心動魄的宇宙奇觀。地球人不約而同地把關注的目光投向浩瀚宇宙間的木星。
木星,這顆太陽係中最大的行星,在深邃的茫茫夜空中亙古閃爍,高深莫測,有史以來,一直受到人類的頂禮膜拜。我國古代用它來預測塵世吉凶,兆示朝廷興衰,並定歲紀年,因此稱它為“歲星”,以至於“太歲頭上,不得動土”的古訓延續至今。而西方人則以他們的主神“朱庇特”的名字直接給它命名。“朱庇特”的拉丁文含義是“明亮的天空”、“天父”、“天帝”和“天神”。他是古羅馬神話傳說中最髙的神祗,司雷電風雨,相當於古希臘神話傳說中的宙斯遠在3000年前的古希臘先哲根據宙斯名字的第一個字母“2”為它設計了一個神秘的符號“嘐”,將神的旨意和它的形象一起牢牢地烙印在世代相傳的人類文明史上。
相傳朱諾特是農神沙特恩和女神所生,他和其朱諾(天後)及眾女神結合,生下戰神、火神武爾坎、智慧女神明涅爾瓦、太陽神阿波羅、月神狄安娜、美與愛之神維納斯、神使墨爾庫裏烏斯等。因此,他又被尊為“眾神之父”。
古往今來,在西方的以神話與宇宙為主題的藝術作品中,垂著胡須的朱庇特手執雷電,威嚴地端坐在木星符號“嘐”構成的寶座上,一副凜然不可侵犯之貌,令人望而生畏,肅然起敬。人們以他的神聖的名字起誓,締約並結盟。羅馬專製時代末期建起的朱庇特神廟,始終是羅馬人的崇拜中心。奧古斯都王朝時期,朱庇特又被尊為王座的保護神,對他的崇拜遍及整個帝國,不知瘋迷了多少古羅馬人!
也許,有先見之明的古希臘聖哲不會到,他們創造的這個神秘的符號“嘐竟會在1沿2年被國際科學聯合會最早的一個學會國際天文學聯合會的第一次代表大會,確定為國際天文學界公認的木星天文學符號,堂而皇之地進入現代科學的神聖殿堂。
蘇梅克-利維9號彗星,被木星強大的潮汐力肢解成21塊碎片後,經過2年零9天,終於命斷天涯。它撞向木星的速度是每小時21萬千米,撞擊的總能量相當於1013噸11爆炸能量。這是發生在1994年的重大事件,被我國列入彗星大相撞觀研究計劃。
古往今來,朱庇特始終眨著神奇而詭譎的慧眼俯視著地球上的眾多生靈。仰望蒼穹,茫茫宇宙,我們對它知道得實在太少太少。宇宙本身就是巨大的數的演算係統。數就是宇宙的本質。地球人的眼光受狹小的地球空間所限製,至今無法跨越時空,走向神奇的多維空間,去領悟奧秘無窮的宇宙給人類的眾多啟示。木星符號“曜”這個3000年前古希臘先哲的傑作,它的真正含義是什麼?
最近天文學家正在對暗雲的大小和羽狀物的高度進行測定,試圖將每次撞擊的單獨事件的時序整理出來。他們希望通過這些資料了解彗星的碎塊有多大,碎塊隱人木星大氣有多深,以及在撞擊位置之上所看到的暗雲是什麼顏色。這些情報不僅會使天文學家掌握彗星本身的大量情況,還能了解木星大氣及其對彗星撞擊的反應。
“伽利略”探測器可能會提供了解這些碰撞的線索,因為它是彗星相撞時唯一位於木星背向地球一側,能直接拍攝撞擊場麵的天文台。今年12月,“伽利略”將與木星交會,去年7月8~19撞擊木星期間它距木星尚有1.6天文單位之遙。
地麵天文台和哈勃空間望遠鏡獲得圖像和資料後幾乎立刻就可以輸入到計算機網絡,而“伽利略”的資料卻要花好幾個月才能到天文學家手上。這是因為航天器上用於通訊的高增益天線壞了,“伽利略”不得不把資料儲存起來,通過低增益天線以每秒10比特的速度一點一點地送回地球。如此緩慢的傳遞速度使天文學家無法在“伽利略”接近木星前了解整個碰撞過程,然而由於它占據著極佳的觀測角度,使人們不得不對它刮目相看。
“伽利略”送回的第一批資料是由照相偏振測量輻射計獲得的,照相偏振測量輻射計是用來測量被木星大氣層發射或反射光的亮度的。它觀測了彗星碎塊的碰撞,沒有產生明顯的結果的碰撞頗為壯觀,造成的木星痕跡最為顯著。每次碰撞時所探測到閃光的細節提供了這些進入木星大氣碎塊的情況。
在8和碰撞期間,照相偏振測量輻射計捕獲到一次強度迅速增大的閃光,極大亮度達到木星總亮度持續了10~15秒鍾。9碰撞與眾不同,很短暫,不像和開始那樣亮,衰弱的相當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