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剛才所講到的那兩個孩子,隻要他們還在彼此濁立地生活,他們的心靈活動的運用就隻能局限於知覺和意識的運用,因為意識乃是人們在覺醒的時候一刻也不會中止的活動;就隻能局限於注意的運用,圇為注意乃是每當若幹知覺以一種比較特別的方式觸動他們的時候就會產生的;就隻能局限於回憶的運用,因為回憶乃是每當某些曾觸動過他們的環境重新對他們呈現出來的時候就會產生的,直到這些環境所形戍的連結被破壞為止;還局限於一種範圍極為狹窄的想象的運用。比如,某種需要的知覺自會和其個可用來滿足他們需要的客體的知覺連結起來的。但是,這各種各樣的連結,由於形成千偶然之中,加上並未通過反省來加以維持,故不可能保存很久。某一天,饑餓的感覺會使這兩個孩子回想起他們在前一天曾經見到過的一棵果實累累的樹,而到了第二天,這棵樹就會給忘掉了,而同樣的那個感覺又會使他們回想起另一件客體來。因此,想象的運用還絲毫不處於他們的能力範圍之內,它隻不過是他們所處的環境所產生的結果而已。
到了他們在一起生活的時候,他們就有機會更多地運用這些最初的心靈活動,因為他們彼此的交往,使他們將一些知覺附加到每次激情迸發時所發出的叫喊上,而這些叫喊乃是那些知覺的自然儈號。他們通常是以一些動作、一些姿勢、或者一些行動來伴以這些信號的,而上述種種表達方式是更為顯明易覺的。比如,一個孩子因為失去了一件由於他的需要而使他覺得必不可少的東西而感到痛苦。他並不光是發出一些叫喊聲,他還使勁想得到這件東西,他搖晃腦袋、揮舞胳膊、扭動身體的各個部分。另一個孩子,為這幅情景所觸動,目不轉睛地注視著這件東西,並且,他一麵感受到在他的心靈裏產生著種種感覺,而這些感覺究竟是怎麼會產生的,他卻還不能說出其所以然來,一麵又為看到這個孩子所遲受的不幸而感到齋苦。從這個時候起,他便對他感到關切,要去減輕他的宿苦,於是,他恒順從著這種印象,盡他力所能及的去做,圇此,僅僅是出於本能,才使這兩個人互相求授,並互相幫助的。我說僅僅是出於本能,因為反省還不可能在這兒發揮作用。這一個並沒有說:為了讓他知道這件我所需要的東西,而且使他來幫助我,我必須以這樣的方式來行動;而另一個也沒有說:我從他的動作中看出,他所要的是這件東西,我就把它拿給他享用。可是,這兩個孩子還是由於需要而進一步促使他們去行動的。
然而,同樣情況的一再重複,不可能不使他們最後習慣於將這些知覺聯係到激情迸發時發出的呼喊聲和身體的種種不同的動作上去,因為這些知覺在那些情況裏是以一種極為顯明易黨的方式來表達的。他們對這些信號愈是熟悉,他們就愈是能隨心所欲地回想起它們。他們的記憶已經開始具有某些運用了,他們能夠自己來支配他們的想象了,於是他們就不知不發地達到了可以用反省來作出他們原來隻能憑本能來作出的事情。首先,這兩個孩子各自都養成了一種習慣,即根據這些信號,就知道另一個孩子在那時所感受到的感覺;隨後,他們都使用那些信號來交流他們已經感受到的感覺。比如,一個孩於看到一個曾使他受到過驚嚇的地方,他就模仿那些原是受驚嚇的信號的呼喊聲和動作,以此警告另一個孩子不要去冒他已遭受過的危險。
這些信號的使用逐漸擴展了心靈活動的運用,而且反過來,心靈活動的運用更頻繁了,又使信號日趨完善,並且使信號的使用更臻熟練。我們的經驗證明了這兩件東西是相輔相成的。在代數符號發現之前,心靈活動已經有了充分的運用,從而導致了符號的發明。可是,隻是在有了這些符號的使用之後,心靈活動才能夠具有足夠的運用,而使教學達到我們今天所看到的那種完善的程度。
通過上麵的論述,可以看出,激情進發時所發出的呼喊聲在自然而然地引起動作言語(lalangaged’action)的過程中是怎樣促進了心靈活動的發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