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親友(1 / 3)

吃過早飯,劉聰走了。方平去請來了一個木工,帶他砍了一根很大的蘭竹,然後向他交代道:“你幫我做三百五十個刮煙器,個個都要做得一個尺寸,特別是上麵的四根針要安得一樣的均勻。”

“你要這樣多的刮煙器幹什麼啊?”木工一邊點頭一邊反問方平。

“送人唄!”

木工笑著搖搖頭沒再做聲。

方平交代了這邊,可還有四家要解釋采收葉子的具體標準,最好是找到實地看看。這一切看似沒事,卻天天都有操不完的心,他都覺得有些厭倦了,幹到如今有點覺得是騎虎難下,幾千雙眼睛盯著他,不能有一點鬆懈。玉英雖然可以出謀劃策,可是整個計劃的實施,特別是技術與質量的到位,這可是關係到全盤計劃的成敗,這些隻憑聽說,再加上他的理解,到底成功率有多少,這份擔心從來就隻在心裏壓著,他是這個計劃的主軸,一旦他都失去了信心,所有的人也會跟著瓦解,那後果將不堪設想。現在已經闖過了那些摸不著、看不見的關卡,剩下的工作都比較清析了。

心裏想著這些,腳步卻選擇了去玉英娘家,雖然做了幾個月的女婿,跑來跑去也好幾回了,每次去都因為他們對他是畢恭畢敬,方平自己都覺得有點無所適從,不知二哥曾經走這裏的時候是怎麼樣的情景。

一路思索著進了王家的院子,也正是中飯時節了,隻見王媽一個人在挑揀青菜,方平進門就招呼道:“媽,您選菜啊?”

王媽抬頭看見是大女婿,頓時高興得不知所措,連忙把自己坐過的那把小凳拿起來遞給方平。方平沒有接她的小凳,他謝絕道:“您坐著選菜吧,我自己搬椅子去。”他在說話的同時就另外去搬了一把椅子。

王媽拿著那把小凳遲疑了一會,然後放下凳子,動作顯得有些忙,還有些語無輪次地說道:“那我沏茶去。”

“媽,您別忙了,繼續選你的菜吧,爹和玉昆中午回來嗎?我找他們有事。”

“會吧?玉昆一般都會回來。”王媽的回答也不很確切。

方平看她並沒有去沏茶,也沒有坐下選菜,而是畢恭畢敬地站在那裏回答,弄得他都有些不自在起來了,他隻好提醒說:“媽,您忙您的吧,我到後園去瞧瞧,看看他們在不在。”方平說罷就站起來向外麵走。

他出得門來,精神一下輕鬆了許多。他真有些弄不懂玉英娘女倆個的性格怎麼相差如此之大。不過細想起來,香兒和母親年輕時候的性格也相差甚遠,母親年輕時即能負重又敢做敢當,居事從不輕易動搖,而香兒卻柔弱膽小,事無主見,凡事太過謹慎。母女之心竟然如此差異,又何況天下人呢。

他在園子裏沒見著人,又不想這時候回屋裏去,於是,他隻好在這裏來回走動。極目看去,這房子的周圍一坦平洋,在兩三裏之外的地方平地聳立起連綿的高山,山峰高聳入雲。山腳下的房屋顯得那樣地渺小。近邊有一條溪流碗蜒曲折,清清的溪水潺潺流過。溪邊有很大一塊菜地。看到這些,方平的心裏不禁聯想起了方升,這裏也許就是二哥曾經撒過汗水的地方吧。他不由得動情而低沉地吟詠道:

青山依舊故人離,回首往事淚濕衣;

光陰老去情難覺,忽又音容在眼前!

“姐夫!”

聽到喊聲,方平轉過頭來,見玉昆規規矩矩地站在離自己不遠的地方,他便微笑著問道:“你回來了,爹回來嗎?”

“爹說不回來。”玉昆臉上滿是真誠的笑容。

“哦!幸虧你回來,要不我到哪裏去找你。”

“有事嗎?”

“中飯後,你帶我到一處打尖早一點的煙地裏去,我教你葉子采收的最好時機,一年的工夫下了,這是煙葉在地裏的最後一關。再過五六天,你到我那裏去一下,拿些煙刮器過來,給種煙的人家每戶送一個去,要他們按我們的標準做,具體做法我下午告訴你,現在進屋去,免得媽出來喊我們。”

“好,你先走吧。”玉昆說著把方平讓到前麵。

到了飯桌上,王媽幾乎忘了自己吃飯,她不聲不響地總是給方平布菜,眼看碗裏放不下菜了,方平有些尷尬地客氣道:“媽,您自己吃吧,我自己來。”每當方平重複這段客氣話時,王媽卻隻是笑笑,不吱聲地沉默一陣,等到方平碗裏有點空了,她不自覺地又給他添菜,弄得方平隻好站起來盡快地吃完飯離開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