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乾宮※※※
趙文宣言之鑿鑿,趙文昭卻不以為然。他打個嗬欠道:“哥哥實在有些危言聳聽,章懷公主如今再入主南三所,又重掌東宮印璽。如今隻差皇上一紙詔書便坐穩了太女之位。咱趙家王爺這麼些個,在朝中說不上呼風喚雨,但您在後宮可是一家獨大。難道哥哥以為宮二的王位還能有變數不成?”
趙文宣眉頭一皺道:“國沁啊,你還是太過年輕。你難道忘了就在幾年之前?宮二曾因為收賄弄權而被太子師魏玄成告到皇上那裏,更在朝堂上辱她‘望之不似人君’,慶帝一怒之下將宮二逐出南三所,連東宮印璽也一並收回的事情了。”
趙文昭道:“但是皇上在宮二誕下皇長孫後又讓她重新搬回南三所去了,說明皇上還是希望宮二繼承大統的!”
趙文宣道:“皇上若真一心想讓宮二繼承皇位就該下詔立她為儲。儲君之位遲遲未決,正說明皇上還在猶豫。”他將經書往桌案上一撂歎息道:“也怪我趙家女兒不肯爭氣。初桃出走,宮二不肖。將來若真被我言中,三女木蘭繼了大統,這江山雖名義上是還歸趙家,但骨子裏卻不是了。而且誰也不知道將來木蘭會不會有一天想把自己名號改回姓張!”
趙文昭幽幽才道:“早知今日,何必當初?若是當初哥哥不遜位,慶太後也不會稱帝,也不會有現在的衍慶朝……”
趙文宣道:“若是當初我不遜位,我膝下無子,百年之後不論將江山傳給趙家哪支,其他兄弟都不會服氣。到時候趙家王爺各種割據一方,東州勢必四分五裂,哪裏會如今天這般四海升平?”
趙文昭道:“除了已故的文華哥哥,咱們趙家兄弟確實是誰都不服誰的。”
趙文宣歎息道:“無法守住趙家的江山,是我無能治國之過;憑女兒身卻可治天下,是劉氏生就的帝王之才;文華哥哥寵溺信任,是劉氏得以上位之運;‘文華帝後,女主君王。’張天放所卜箴言是劉氏稱帝之勢;關東的渤海郡王衝冠一怒為紅顏,兵臨長安城,是劉氏稱帝之助。我當初遜位給劉氏是承天秉命,不得已而為之。人不能與天爭,有些時候,人不得不信命。”
他掩麵歎息道:“我初為王夫之時也曾天真地以為,江山雖易姓,但隻要慶皇之女姓趙,將來總有一天天下還是會還歸我們趙家。可惜人算不如天算……”
趙文昭勸道:“哥哥既然知道人不能與天爭,那就順其自然好了。何必苦心孤詣非要讓宮二坐上儲君之位呢?”
趙文宣道:“人到了我這般年紀算是活過大半輩子了,每日一閉眼總是會不自覺得就為族人將來憂慮起來。”
趙文昭幽幽道:“哥哥真以為宮二繼位是我趙家幸事?以我愚見,隻怕未必。拋卻姓氏顧慮,我真以為木蘭為人比之宮二更加仁善。”
趙文宣疑惑道:“當初國沁最是計較姓氏出身,如今怎麼又不計較這些了?”
趙文昭苦笑道:“當初我計較這些是因為不忍看趙家子孫被張鳳儀那惡棍欺侮。可是十多年了,趙家世子們都長大了,卻一個個驕奢淫逸,不成大器。比他張家女兒還不如,真是蒼天不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