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澈與衛渲是一母同胞的親兄弟,性情相似,背景相同。
在外界看來,從某種程度上來講,無論由這兄弟兩人中的哪一位來繼承大統,都是一樣的。
誰會豁上性命去害衛澈,推衛渲出來繼任太子呢?
除非是個瘋子。
還有一種可能,是衛渲他為了能當上……
不會,絕對不會!
衛渲打小就性子慈軟,是個很重感情的人,他怎麼可能為一己私欲去害自己的親兄長。
況且,衛澈出事那年,衛渲才十三歲。
就算衛渲真是狼子野心,他也沒那個害人的心眼。
既然可以肯定不是內訌,那幕後主使八成是衝著樊昭來的。
但這種猜測,也是經不起推敲的。
倘若幕後主使之人,真是為了打壓樊昭,打壓輔國公府,他不該隻對付衛澈,也該繼續下手對付衛渲。
然而在衛澈過世以後,衛渲卻很順利的繼任太子,又在先帝駕崩以後,順理成章的登臨帝位。
因此,衛泱大膽猜測,衛澈之死應該與奪儲無關。
興許是衛澈無意中與誰結仇,才招來這殺身之禍?
不對,衛澈為人溫良厚道,一向與人為善。
衛泱就從未見衛澈與誰大聲說過話,更沒聽過有人在背後說衛澈一個不字。
這樣一個溫文爾雅的好人,怎麼會與人結下深仇大恨。
難道是因為有人記恨樊昭,故而報複在衛澈身上?
若真是如此,那麼那始作俑者的身份就太難猜了。
據衛泱所知,樊昭為後的這些年,因雷厲風行的做派,在後宮和前朝都得罪過不少人。
說仇家多如繁星也不為過。
或許真的是因為樊昭,所以衛澈才會……
衛泱見樊昭眼中似有悔意,心想,母後她是在追悔吧。
樊昭的確是在後悔,後悔她年輕時因太過意氣,做出不少與人不留餘地的事。
也因此與不少人結怨。
隨著年紀漸長她才慢慢明白,有時候給人留餘地,就是給自己留餘地。
在將旁人逼上絕境之時,你也一樣是站在懸崖邊上。
但當她意識到這點的時候,已經太晚了。
倘若她的澈兒真是被她連累才慘遭奸人暗算,這叫她如何麵對自己?
樊昭還後悔。
早在衛澈出事的三年前,就有人意圖下毒謀害衛澈,卻意外害的無辜的衛泱中毒。
從那時起,她就該加倍警覺才是。
是她這個做娘親的太疏忽,才害的衛澈冤死。
樊昭恨死了那謀害衛澈的奸人,但她更恨自己。
這一生,直到最後閉上眼之前,她都無法原諒她自己。
“母後。”衛泱傾身上前,將自己的臉貼在樊昭的臉上,“在泱兒心裏,母後是世上最好的娘親。”
樊昭心頭一熱,立馬將衛泱緊緊攬入懷中。
她急著過來福熙宮,原是打算好好安撫衛泱,卻沒想到反被衛泱安慰了。
她的泱兒打小就最是善解人意,乖巧懂事。
她根本無法想象失去衛泱的日子。
澈兒已逝,泱兒絕不能再有丁點兒閃失,否則要她怎麼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