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百零一章猜測,經不起推敲(1 / 2)

另一個壓在樊昭心裏的人,就是她。

衛泱知道,對於她被害中毒這件事,樊昭心裏也從未放下過。

而正飽受劇毒折磨的她,也沒法放下。

衛泱永遠不會忘記,她身中奇毒的那年,正好就是她穿越來的那年。

那一年她三歲。

就在她穿越到此的第三年,也就是她六歲的時候,衛澈墮馬身亡。

衛澈墮馬的時候,衛泱就在現場,並且距離衛澈僅咫尺之遙。

衛泱看的很清楚,衛澈的的確確是自己從馬背上跌落下去的,並非有人惡意碰撞才導致。

事後,衛泱聽說,衛澈之所以會突然失去平衡而墮馬,是因為韁繩磨損,突然繃斷所致。

無論從事發現場還是從事後所收集到的證據來看,這都隻是一場意外。

但直覺告訴衛泱,衛澈之死絕對不像表麵上看去這麼簡單。

衛澈是被人害死的!

設計之人,隻是用了比三年前直接在衛澈的膳食中投毒,更隱蔽的手段而已。

害衛澈墮馬的人會是誰?

他是如何做到神不知鬼不覺的完成這一切的部署。

還有目的,他害死衛澈的目的究竟是什麼?

衛泱心裏有太多太多的疑惑。

起先,衛泱認為,此人謀害衛澈的目的是為奪儲。

但這個猜測,卻經不起推敲。

倘若真有某股勢力想要拉下衛澈這個太子,推舉其他皇子繼任儲君,也總要能找出像樣的人選。

先帝膝下一共隻有五個兒子,而這五子中,除了衛澈以外,也就隻有與衛澈一母同胞的衛渲最有資格繼承大統。

其他三子,皆因這樣或那樣的緣故,不配問鼎帝位。

三皇子衛淵頭一個就被排除在外。

衛淵的生母楚貴妃和外祖父忠勇候楚敬之,是合謀毒害皇後與太子的罪妃和罪臣。

單憑這一點,就夠衛淵一世不得翻身。

衛淵想要登臨帝位,那簡直是癡人說夢。

應該沒人會傻到去扶植這樣一個皇子。

要知道,擁立衛淵,鬧不好可是要被認為有意圖謀反之心的。

那可是誅九族的大罪。

衛淵是那般處境,四皇子衛瀾的處境也不比衛淵好多少。

衛瀾的生母董婕妤是在生衛瀾時難產而死。

沒有生母為之籌謀打算也就罷了,偏衛瀾的外祖家還是個寒門小戶。

董氏一族不但幫不上衛瀾什麼,反而要賴著衛瀾接濟。

身為一個資質平庸,又無根基,更不得先帝喜歡的皇子。

那滿朝的人精怎麼會青睞於衛淵。

至於衛漓,就更不必說了。

單憑衛漓有個做太監的舅舅,就注定他一輩子都與皇位無緣。

一國之君竟然有個太監舅舅,這簡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而拋去這些原因不講,單從大夏的禮法製度上來講,衛淵、衛瀾和衛漓兄弟三個,也注定無法成為儲君人選。

大夏皇位的繼承,奉行的是嚴格的嫡長子繼承製。

先論嫡再論長幼。

打個比方,即便衛淵比衛渲要年長,但在皇位繼承上,嫡出的衛渲也比庶出的衛淵享有優先,更別說衛渲本就比衛淵要大上三天。

衛澈英年早逝,無論從禮法還是根基背景上來講,衛渲都是不二的新任太子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