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嫌我囉嗦,這都是因為我對你的期望很高,怎樣教都教不會的人,我根本就懶得囉嗦。好了,這一陣子你比以前進步多了,好好幹吧!別讓我失望……今天晚上,我請你去喝一杯吧!”
“我講了你不少次,每次你都能照我的意思做,我很高興,以後你還要更加努力……”
有道是:難得糊塗,下屬不對的地方,固然應當責備,但對他表現優越之處,更不可抹殺。要適時給予獎勵,那麼下屬的內心才會得以平衡。
一分鍾提醒:
糊塗原則是高明的管理者管人的手段,用好了,不但能增加一個管理者的威信,還能提高管理者的親和力。
28.自以為有了權力就有了威信
管理者等於99%威信加上1%的權力
作為一個成功的管理者,完全靠權力來管理是行不通的,而有的人卻總以為自己有了權力就有了威信,就可以贏得下屬的信賴和忠心。
威信是管理者刻意追求的東西。沒有威信的管理者,比一個普通老百姓還要糟糕。因為,普通老百姓隻要幹好自己的事就行了,不用借助威信去帶領別人去做什麼。而管理者則不然,管理者不立威,難道讓他一個人去幹所有的事情?
有人用“管理者=實力+威信”來概括現代管理者的特征,突出了文力與威信是構成管理者能力的要素。其實,我們總是強調,管理者的能力比什麼都重要,其實未必盡然。要成為一個優秀的管理者,除了擁有超群的實力,還需擁有非凡的管理者氣質。這種領袖氣質,我們通常稱之為威信。
威信,可以說是管理者頭上的光環;失去了它,再有能力的管理者在下屬眼中也顯得一無所有!
因此,要成為一個優秀的管理者,或要想獲得高超的駕馭下屬的能力,都必須擁有魔鬼般的威信。
作為一個管理者,要改變沒有威信的弱點,你可曾靜下來仔細想過以下的幾個問題,並從中找到真正的答案?
(1)為什麼有許多人在沒有加班費的情況之下,仍然願意辛勤加班?
(2)為什麼總有一批人為你所設定的目標全力衝刺?
(3)為什麼總有一批人為你毫不保留地奉獻他所有的才智?
(4)為什麼有人心甘情願,不顧性命,赴湯蹈火?
多年來,許多人一直不斷思索這些問題,終於取得這樣一個答案:
成功的管理者,是因為他具有99%的個人威信和1%的權力行使。
管理者,其實就是把威信發揮到極致,影響他人合作,從而實現目標的一種身份,正如德魯克所說:“管理者就是以身作則來影響他人。”
一個人之所以為他的管理者或組織賣力工作,絕大多數的原因,是管理者擁有個人威信,——像磁鐵般征服了大家的心,激勵大家勇往直前。曾經聽到一位下屬推崇他的管理者說:
“你和他在一起呆上一分鍾,你就能感受到他渾身散發出來的光和熱,我之所以賣命努力,乃是因為他本身有一股強大的威信,深深吸引我所使然。”
從管理者效能的觀點來看,我們不得不承認:威信遠勝過權力。
多少年來,有關管理者的書籍和研究報告數以千計,討論的主題涉及組織管理者的行為、組織管理者的權力,內容非常廣泛。
這些重要主題,都包含了許多不錯的構想。事實上,這些都可精簡成一句話:
與其做一位實權在手的管理者,不如做一位渾身散發無比“威信”的管理者。
帶人要帶心。做一位成功的管理者,除非我們具備了相當程度的威信與影響力,否則,是很難實現管理者統禦的第一個課題:贏得下屬的信賴和忠心。
有位頗有成效的管理者在研討會裏,曾單刀直入告訴職員:
“在現實世界裏。眾所皆知的一流管理者。無一例外地每一位都具有兩種罕見的人格特質,他們處處展現出有威信的領袖的風範。他們不但能激發下屬們的工作意願。又具有高超的溝通能力,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渾身散發出熱忱的力量,尤其重要的是,他帶領團隊屢創佳績,擁有一連串驕人的輝煌成就。運用獎賞力與強製力來管理。也許有效,但是如果你要提高自己的管理威信,贏得眾人的尊重和喜愛,我建議你們要盡最大的努力以影響和爭取下屬的心。假如你們之一誰能做到這點,誰就能成為一位成功的管理者,而且也可能完成許多不可完成的任務。”
說得可真是擲地有聲!
一分鍾提醒:
不要把自己擁有的權力看得太重,不要以為有了權力一切都好辦了;加強自身的修煉,讓員工從內心裏佩服你,威信才會自然產生,你也才能成為一個充滿魅力和威信的領導者。
29.憑著一個大腦運轉
每個員工的大腦都是一個寶藏
當許多管理者坐上那個象征著至高無上高位的時候,他們認為他們的大腦才是真正的寶藏,而忽視了員工本身的能力。他們不懂得去挖掘員工們的潛能,結果他們的管理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受到自身能力缺陷的局限而失敗。
麵對這種情況,管理者應該怎麼辦呢?
美國北部某地區冬季格外嚴寒,大雪紛飛,電線上積滿冰雪,大跨度的電線常被積雪壓斷,嚴重影響了通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