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晉孝武帝公元382年10月的一天清晨,天剛濛濛亮,長安城中前秦的文武大臣們,齊集在皇宮太極殿的門前,等候秦王苻堅臨朝,召開禦前會議。
苻堅威嚴地向四周環視了一下,開口說道:“我繼承王位到現在將近三十年了,四麵八方大體上已經平定下來了,隻有那個晉國還盤踞在東南一個角落裏,不肯投降,實在令人可氣!現在我手中有九十七萬雄兵,我打算親自率兵前去伐晉,你們看行不行?”大臣中除了有一個名叫朱肜的人諂媚附和苻堅的意思外,都認為時機還不成熟,攻打東晉沒有勝利的把握。大臣權翼說:“陛下,現在晉國雖然軟弱,但是內部還沒有渙散,國君並非罪惡昭彰;何況他們的大臣謝安、桓衝都是江南人傑,很有些謀略。依臣看來,滅晉之事還是伺機再說吧。”大臣石越也說:“晉國不僅上下一致,而且有長江作為天然屏障,又得到老百姓的支持,看來不可輕視啊!”
苻堅聽到權翼和石越都反對自己用兵,心裏很不高興,他板著麵孔,非常自信地說:“我的人馬這麼多,隻要一聲令下,大家都把馬鞭子丟到長江裏,就可以把長江的流水給堵住,長江有什麼了不起!”
會議開了很久,群臣先後發言,幾乎所有的大臣都站在權翼和石越這一邊,堅決反對出兵攻打東晉。苻堅很生氣,叫大臣們退朝,隻把自己的弟弟苻融留下來,對他說:“自古以來,國家大事都是由一兩個人來決定,剛才在朝會上大家七嘴八舌,亂嚷了一陣,徒然擾亂人的心思,得不出結果來,還是你給我出出主意吧!”苻融默默地坐在桌子旁邊,沒有吭聲;苻堅再一次逼問他,他才說:“依我看來,目前攻晉有三大困難:首先,北方的許多人心裏還向著晉國,目前出兵時機不利;其次,晉國內部還團結,沒有任何可乘的機會;再有,我軍連年征戰,士兵十分疲勞,他們都有怨言。所以今天會上大家反對出兵,是有道理的,希望陛下采納他們的意見。”接著苻融又進一步指出:“目前,鮮卑人、羌人、羯人布滿了京城附近,他們都和我國有深仇。如果陛下率軍南征,隻留下太子和一些老弱殘兵看守京城,我真擔心他們會起來叛亂,到那時候,後悔就來不及了,還望陛下三思而後行!”
苻堅沒有料到苻融也反對自己出兵攻晉的計劃,他站起身來,怒衝衝地說:“哼!連你也說出這樣的話來,還叫我同誰去商量呢?現在我有強兵百萬,物資和兵器堆積如山,憑著這些,還怕滅亡不了晉國?我絕不容許晉國在江南長期地威脅著我,攻晉的主意我是打定了!”苻融再三勸苻堅不要用兵,苻堅卻一句也聽不進去。這樣,苻堅終於輕率地決定了發動進攻東晉的戰爭。
(2)強行發兵攻晉
公元383年7月,苻堅頒布了進攻東晉的動員令。命令規定:老百姓每十個男子中要抽出一個人去當兵;凡是貴族家的子弟,年齡在20歲以下而又有武藝的,都封他們做羽林郎,編進禁衛部隊,跟著軍隊去打仗;各州的公私馬匹,一律征調做軍馬。前秦的各地官吏接到這個命令,根本不管老百姓的死活,到處抓人搶馬,並且借機向老百姓敲詐勒索,逼得老百姓妻離子散,家破人亡。
是年8月,苻堅征集的各州兵馬,共計有步兵六十多萬,騎兵二十七萬,羽林軍三萬,號稱百萬大軍。苻堅任命苻融為征南大將軍,和鮮卑貴族慕容垂一起,率領二十五萬步騎兵為先鋒部隊,從長安出發。他還任命一個羌族的將軍姚萇為龍驤將軍,率領四川的部隊,沿著長江順流而下。苻堅親自率領主力大軍從長安出發,一路上人喊馬嘶,旌旗遮天,大道上擠滿了前秦的軍隊,連同車輛、馬匹、糧草、輜重,前前後後足有幾百裏長。被強迫徵來的士兵隻惦記著自己家裏的事,不願意跟著苻堅打仗。有一部分將士一路上搶掠老百姓的財物,鬧得城鄉雞犬不寧。前秦的軍隊雖然多,但是紀律很壞,士氣低落,缺乏戰鬥力。
9月,苻堅率領主力軍攻下了東晉的項城(今河南省項城縣),在這裏駐紮下來。苻融的先鋒部隊經過一個多月的日夜行軍,已經到了淮河北岸的潁口(今安徽省潁上縣東南的正陽鎮),並且向淝水(淮河的支流,在今安徽省壽陽縣境內)西岸的重鎮壽陽(今安徽壽縣),展開了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