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3 / 3)

建炎元年冬至二年(1128年)春,金軍多次渡過黃河,騷擾瀕河州縣,以及滑州以南的沿河諸寨,做試探性的進攻。宗澤坐鎮開封,從容調兵遣將,多次打退金軍的進攻。宗澤保衛開封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沒有坐守孤城,而是打出去。當金軍渡河時,東京留守司有的官吏主張拆去黃河上的浮橋,阻止敵人來犯。宗澤則派統製劉衍開赴滑州,劉達開赴鄭州,各領兵2萬,戰車200乘,打出去牽製敵人。並告誡諸將不得輕動,,要保護橋梁,以待敵軍過河來犯,相機消滅之。金兵見宗澤戒備森嚴,乘夜切斷河梁,以阻止追兵,倉皇逃跑.金軍不甘心失敗,不久,又從鄭州進犯,前軍抵達白少鎮,離京城隻有20公裏左右,宗澤鎮定自若,一方麵安定京城士庶人心,另方麵派遣精銳力量支援劉衍。正月十五燈節之夜,宋軍大敗金兵於板橋,乘勝收複了延津、河陰,胙城等縣,一直追到滑州。劉衍又分兵夜襲滑州西15公裏處的金兵營寨,盡得其輜重糧草。這場保衛京城的戰鬥以宋軍大獲全勝而告結束。

渡過黃河,相機收複河東、河北地區,是宗澤保衛開封的有機組成部分。1128年春天,宗澤在鞏固開封防務的同時,積極聯絡北方抗金義軍,各地農民起義軍,以及若幹支潰兵遊勇,積極作渡河的準備,尤其是六月分,天氣炎熱,金軍兵馬疲乏,正是大舉北伐的良機。這時,王彥的八字軍奉宗澤之命,移屯滑州。五馬山的首領馬擴,也攜帶信王趙榛的信,前來留守司。他們3人共同製定了渡河作戰的軍事計劃:王彥自滑州渡河直取懷、衛、濬、相等州;馬擴等軍由大名府攻打洺州、慶源府、真定府;楊進、李貴、王善、丁進等部都分頭並進,與兩河義軍約定時日,裏應外合。另外,宗澤自到開封後,先後向高宗上了24道奏疏,懇請他“回鑾”東京,鼓舞士氣,號召軍民報國仇、複故疆。

此時年已古稀的宗澤,滿懷對宋朝的忠心,日夜盼望朝廷批準他的渡河作戰計劃和高宗回鑾的請求。但左等右等,杳無音訊,隻好深長地歎息道:我的心願恐怕難以實現了。終於,他心力交瘁,憂憤成疾,終於一病不起。將領們前來探望,宗澤勉勵他們奮勇抗金,完成自己未酬的壯誌。死前一日,念及未竟事業,長吟“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的詩句。臨終時,沒有一句話提及家事,隻是大聲疾呼:“過河!過河!過河!”

開封城內軍民聽到宗澤去世的消息,奔走相悼,太學生撰文祭奠,工商為之罷市。宗澤任東京留守一年來,氣勢正盛的金軍的幾次進攻,均被打退,取得了開封首次陷落以來少有的勝利,充分說明了宗澤的抗金主張和抗金措施收到了成效。

建炎二年(1128年)七月宗澤死後,宗高宗派杜充繼任東京留守,他的所作所為與宗澤完全相反,宗澤招撫的抗金義軍紛紛離之而去。東京戰守形勢也急轉直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