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2 / 2)

會間,秦王酒興正濃的時候,讓手下人魏冉捧上瑟來,對趙王說:“聽說趙王通曉音律,請演奏一下瑟吧。”酒席宴中為別人演奏助興是地位卑賤的人幹的事,秦王的請求分明含有取笑趙王的意思。趙王怏怏不樂地接過瑟來,勉強演奏了一曲。秦王十分得意,命禦史記入史冊:“某年某月某日,秦王與趙王一起飲酒,命令趙王鼓瑟。”說罷,秦國君臣哈哈大笑。

藺相如見秦王無理,便拿過一個瓦罐,從容來到秦王麵前,說道;“我家大王私下聽說秦王善於演奏秦國的樂器,就請大王擊缶,讓大家娛樂。”秦王很生氣,說道:“我乃堂堂秦國君主,怎可擊缶?你是在取笑我嗎!”相如手持瓦罐,站在秦王麵前,厲聲說道:“若是大王不肯擊缶,五步之內,我拚上這顆頭顱,也要濺你一臉血汙!”秦王的侍衛要上前動手,相如瞪大眼睛,嗬叱他們,嚇得侍衛退了下去。秦王見相如如此厲害,怕他真要拚死,於己不利,就接過瓦罐,勉強為趙王敲了一下。於是,相如回頭招呼趙國禦史記錄道,“某年某月某日,趙王命秦王擊缶。”記完,又高聲讀了一遍。

秦國大臣魏冉,不甘示弱,說道:“今日盛會,請趙王割15座城池給秦王祝壽!”藺相如也站起來對秦王說道:“禮尚往來,請用秦國的國都鹹陽給趙王祝壽!”

秦王知道,有藺相如在,不可能在談判桌上占到便宜。況且趙國早有準備,重重設防,秦國一時也無計可施,隻好簽訂了和約。

藺相如無畏無私,英勇機智,當麵智鬥秦王,對後人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澠池之會22年後,毛遂持劍挾楚王聯趙抗秦,53年後的荊軻刺秦始皇,都可看到藺相如的影子。

3為了國家,不計私仇

趙惠文王二十年(前279年)的澠池之會,使趙王親眼看到藺相如英勇機智,膽識過人,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回到朝廷以後,趙王封藺相如為上卿,地位在廉頗之上。廉頗心中很不服氣,氣憤地自語道:“我身為大將,有攻城野戰的大功,藺相如隻不過是耍嘴皮子的功勞,反而地位比我高,況且他以前是個地位卑微的人,豈不令人羞恥,我怎甘心居他之下!”於是,廉頗揚言,要找個機會羞辱藺相如一番。

這些話,不久便讓藺相如知道了。為了避免與廉頗見麵,他盡量不出門,後來索性告病,連朝也不上了。廉頗尋不著藺相如,氣自然也出不了。這一天,他遠遠地看見上卿藺相如的車馬,忙命令隨從驅車到前麵堵截。早被相如發覺,便急忙回車躲避,免得與廉頗正麵衝突,弄出不愉快的事來。這樣的情景出過幾次之後,連藺相如的舍人們也覺得丟了麵子,就一同來進見相如說:“我等遠離親戚,而來侍奉先生,原因是欽慕您的高義。而今先生與廉頗同朝為官,他口出惡言,您卻怕他,躲他,這真是太過分了。這種做法,誰不感到羞恥,更何況是您呢!我們沒什麼德行,就此告別。”

相如見舍人們真要離去,忙起身阻止,說道:“諸位認為廉將軍和秦王相比,哪個厲害?”眾舍人說:“當然是秦王。”相如接著說:“秦國這樣的虎狼之邦,我尚且不怕,怎麼會懼怕廉老將軍呢!”眾舍人不解,問道:“既然不怕,為什麼躲避他呢?”

藺相如見問,慢慢坐下身子,說道:“強秦之所以不敢對趙國進犯,原因就是由於我和廉將軍在趙國朝廷。我們二人倘若不和,強秦就會乘虛而至。我躲避廉將軍,是為了國家大局,怎能計較一己之憤呢!”眾舍人聽相如說出這番道理,無不心服。不久,這番話也就傳到了廉頗那裏,竟把廉頗羞愧得無地自容。

這一天,藺相如正在家中,廉頗不經通報闖了進來。藺相如不知廉頗意欲何為,急忙起身迎接。隻見老將軍廉頗裸露著上身,背上綁著抽打人用的荊條,快步走到相如麵前,雙膝跪倒,說道:“我廉頗胸襟狹窄,得罪先生,特來請罪。任先生責罰,隻是不要不理睬我!”相如見狀,大為感動,忙雙手將廉頗扶起。自此以後,二人和好,終成生死之交。

現存史書記載藺相如活動的時間不長,事跡也不多。但僅從“完璧歸趙”,“澠池之會”和“將相和”這些事跡,完全可以看出他是我國曆史上戰國時代的傑出謀略家。他的善於識別事物本質,機智勇敢,不畏強暴,以國家利益為重,善於團結人的精神,對後人乃至今人仍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