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險產品上線了以後,集團內部還是很重視的,因為這個保險公司本質上還是靠保險起家的,所以,業務對保險的主流還是有很大的幫助,所以,整個集團還是非常的關注。
在產品上線了以後,集團內部每周的一個新產品的推廣上,依依作為產品的負責人,進行了推廣,各地方公司的那個領導很熱情,依依覺得可能產品的情況並沒有自己預想的那麼糟糕。不過樂觀沒多久,現實情況就告訴他們,產品還是有缺陷的,反饋上來的第一個問題就是發票的問題,依依是對企業的融資,如果要收繳企業的發票,實際上,很多公司的財務並不支持這麼做。因為項目發展不是特別順利,依依情緒也有點低落,依依建議把產品的一些流程給簡化,看會不會好一些。但是王正軍並不同意這麼做,因為他覺得穩還是最重要的。
幸運的是,公司內部又推薦了另外一個合作夥伴。這是一個公司集團下的一個融資租賃公司,他們在全國各地有很多分公司,其實,每年的這些分公司的車子都要買保險,對依依他們來說是天然的客戶,所以依依很高興,很快的去把項目往前推進了。因為是內部的項目,所以公司特批不用提供發票等,項目的落地非常快,不快,項目上線了,上線第一天,這個客戶就有30萬的一個訂單,是這個公司一批車需要集中投保,依依他們覺得特別幸運。但是依依心裏麵覺得還是有點危機感,如果按照市場化來競爭,自己可能拿不到這個業務,那他們後續的產品怎麼辦呢?但是這個項目,但是不管怎麼說,這個項目給他們整個整個產品部門帶來了希望,大家都很高興,依依非常期盼著,基於這個融資租賃公司能夠拓展更多的一個業務。
但是事實證明,有缺陷的產品還是不能夠長久得到發展的,特別是快速的發展。因為這個產品在風控邏輯上的繁瑣的要求,這個產品在真實的業務中根本就推廣不動。
不過因為係統的順暢,還有兩個項目上的表現,雖然在金融產品這一塊不是很成功,至少新產品推廣上和新產品研發上還不是很成功,公司的領導對於他們部門還算是比較滿意的,所以砍掉這個業務的可能性不大,公司對這個項目投予了很大的希望,這也是依依逐漸意識到的。因為對於傳統的金融業務來說,他們已經發展的很快了,但是傳統的金融業務本質上也受到互聯網金融業務的衝擊,餘額寶出來了以後,銀行的存款遭到了大額的搬家,所以,互聯網不管是在真實的業務的衝擊上,還是思想上,對傳統金融都是一個很大的震撼。依依慢慢覺得可能,自己所在的行業也並不是那麼low,或者在這個行業還是可以有一番作為的。
回到車險項目,因為車險項目本質上不太成功,所以依依他們也在想一些新的一個拓展方案。這時候,公司另外一個部門又找到了依依他們,這次是信用險,本質上是對個人借貸的一種保障一種保險,他們對網貸平台來說最好的就是,如果能夠引入信用險的話,實際上是可以避免平台兜底的風險,雖然在後續的發展中,網貸平台兜底已經被政策嚴格的,但是在網貸發展之初,平台兜底實際上是基本的一個要求,如果哪個平台網貸平台出現了壞賬不兜底,那基本上是沒有存活下去的可能性的,所以,依依他們對這個找上門來的信用保險產品,非常感興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