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宮中險惡,誤會深重(2 / 2)

朱棣回來望著沉睡中的錦兒,什麼話也沒說,心裏暗暗想著:“錦兒,你會告訴朕這裏麵的真相麼?”

狩獵回宮後,過了幾日,朱棣突然收到一封密信,說妙錦與建文舊臣有勾結,意圖複國。

朱棣起初不信,但仔細回想著自從妙錦回宮後的種種舉動,從頻繁的探望慶城郡主和建文幼子,到狩獵時的欲蓋彌彰,朱棣心裏半信半疑。

於是與妙錦的心結越來越嚴重,甚至往後妙錦每日去哪裏都會有人在後麵跟隨,妙錦也漸漸發現自己與朱棣之間的異常,心中也暗自難受,難道自己和陛下之間的信任就這麼薄薄的不如一層紙嗎?

朱棣近日,忽然加大力度打擊各地的反抗,朱允炆的舊勢利被接二連三的粉碎,朱棣故意安排人透漏建文舊臣妻女消息給妙錦,妙錦果然按耐不住,獨自前往官妓所。

妙錦看到了建文舊臣妻女們慘遭折磨的樣子,瞬間心疼的留下了眼淚,忽然心裏有一瞬間覺得朱棣竟是如此殘暴。

妙錦回宮後,朱棣已經靜靜坐在屋內等著她,看著妙錦傷心難耐的樣子,朱棣心中怒火中天:“回來了?今日所見如何?”

妙錦抬頭看著眼前的朱棣,忽然覺得好陌生,遲疑半響才答道:“原來---這都是陛下安排好的?”

朱棣起身使勁捏著妙錦的肩膀道:“錦兒,你是朕身邊的人!何時心裏向著朱允炆那不肖子的舊臣們?”

妙錦激動的留著淚道:“洪武之初,士誠恃富,有諒恃強,唯聖祖無所恃,不嗜殺人,布信義,行節儉,安得來這大明天下,殿下這般行事,舉國戰亂,浮屍遍野,怎及的聖祖半分?”

朱棣聽聞勃然大怒,一把推倒妙錦在地上,然後責問妙錦:“天無二日,國無二君,錦兒此番作為,究竟置朕與何境地?”

妙錦淚流滿麵,不知如何作答,隻能默默伏在原地。朱棣遂氣呼呼的離開妙錦住處。

妙錦左思冥想,魚和熊掌不能兼得,於是決定請旨出宮。

永樂看到跪在宮門口的妙錦,怒意久久不能消退。

妙錦見朱棣不願放自己出宮,不論天氣如何,每日這般跪著請旨,在淋了幾日雨後,昏倒在地。

鵲兒求朱棣救救姐姐,於是朱棣下旨嚴加看管妙錦。

多日後,妙錦病好了,便趁機打昏看守的宮女,找到當年建文出宮密道,帶著鵲兒成功逃出皇宮。

妙錦帶著鵲兒出宮後,妙錦拿著自己身上的首飾對鵲兒說道:“未來跟著我是福是禍,我自己也不得而知,如今,我們姐妹在此分別,這些盤纏足夠你找到商隊,繼續過著從前逍遙的日子。”

鵲兒哭著說道:“姐姐不回去找大家麼?”

妙錦望著遠方沉重說道:“十年漂泊皆如夢一般,如今我已恢複記憶,怕是再也回不到從前了,我想獨自去歸隱武當。”

鵲兒哭著拉著妙錦道:“鵲兒已經無依無靠,隻有姐姐是鵲兒的親人,如今姐姐去哪裏我便去哪裏,鵲兒生生世世都要跟姐姐一起。”

妙錦再三勸阻,鵲兒仍是執意相隨。於是,妙錦便帶著鵲兒,雇了一輛馬車,兩人前往武當。

妙錦當日離宮後,看守的宮女醒來找了許久,發現妙錦失蹤了,內心害怕朱棣責罰,竟然懸梁自盡了。

過了一日,朱棣才收到妙錦失蹤的消息,於是朱棣下令徹查全宮,未找到任何線索。

隻有搜到妙錦臨走前留下的一封信,裏麵裝著幾瓣風幹的梅花,信上隻寫著,陛下珍重四個字。朱棣拿著信,閉目在原地沉思許久。

妙錦走後,朱棣責罰所有看守的宮女,對於宮裏亂起謠言的宮女,一個個都殺掉了。頓時,宮裏麵也都人心惶惶。

妙錦回到武當後,帶著鵲兒在山中歸隱,妙錦和鵲兒植桑養蠶,織布繡花,平平淡淡的過著田園般的生活。

此刻,兩人並不知,朱棣和朱允炆的兩路人馬一直都在大肆尋找妙錦。

1年以後,有人從武當去帝都,看到朱棣張貼的畫像,遂認出妙錦,便向朱棣告知了畫中人的蹤跡。

在望著《月下清泉圖》的一瞬間,朱棣忽然間明白,妙錦為何會在武當。

於是朱棣派人去武當提親,妙錦忍痛斷然拒絕。

一時間天下謠傳紛紛四起,朱允炆遂也得知妙錦在武當。

因為妙錦拒嫁,永樂下令把妙錦軟禁在武當思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