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宮中險惡,誤會深重(1 / 2)

杜仲把商隊之事交由無影和樂顏打理,自己按照妙錦要求捎了話給朱允炆,朱允炆聽聞急火攻心,當即吐了一口鮮血,接著便大病一場,杜仲和杜老爹一直在身邊細心照料。

待朱允炆病稍微好轉,杜仲便辭行,獨自到皇家寺廟裏重新又做起了和尚。

自從妙錦回宮後,朱棣的心情似乎好了許多,朱棣日日下朝之後都陪在妙錦身邊,讓宮裏的許多嬪妃都羨慕不已。

朱棣準備納妙錦為妃,妙錦推辭道:“姐姐去世不久,錦兒想為姐姐祈福三年再由陛下決定。”朱棣也十分懷念徐皇後,於是默許。

妙錦便這樣無品無階的住在宮裏和朱棣朝夕相對。

這日,妙錦到朱棣書房裏看書,忽然想到舉世聞名的《永樂大典》,便求朱棣準許自己去一睹《永樂大典》的風采,看到妙錦十分崇拜這書的樣子,鵲兒笑著問道:“這是一本什麼書?姐姐竟如此向往?”

妙錦笑著說道:“後世許多人不知道《永樂大典》是一部什麼書,還有許多對《永樂大典》耳熟能詳的人恐怕一生也無緣見到《永樂大典》的原貌。如今陛下下令修《永樂大典》是值得當世讀書人一生追隨的夢。”

鵲兒道:“這書真有這麼神奇?”

妙錦道:“傻丫頭,不懂了吧?能看到《永樂大典》的人,實乃是三生有幸。”

朱棣見妙錦對自己的《永樂大典》評價如此之高,心底也十分歡喜,於是允許妙錦隨意進出修書庫。

每日無事之時,妙錦便來這修書庫仔細閱讀《永樂大典》,並協助編纂修改。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便到了年關。

妙錦在宮裏,聽聞郡主這些年一直在冷宮裏養病,當日全宮都在準備歡慶年關之時,妙錦獨自披著鬥篷前往冷宮探望。

妙錦看到坐著輪椅癡呆的郡主,便俯身用積雪捏了一個瓶,摘了旁邊梅花樹上的幾支梅花,然後轉身抱著梅花瓶起舞,郡主癡癡看著,恍惚間回憶起當年去燕王府和妙錦相遇的一幕,竟然流下了淚水,郡主旁邊的娟兒驚呆了。

舞畢,妙錦過來把梅花枝放到郡主的手中,然後抱著郡主痛哭流涕。

妙錦說:“當年那個飛揚跋扈的郡主去哪裏了?如今竟是這般讓人心疼?”郡主不能說話,隻能默默流著淚。

妙錦輕輕擦拭了郡主臉上的淚水,然後緊緊握著郡主的手勸慰道:“世上哪有那麼多恨,恨多了,心會累。不如就這樣忘卻塵世間的紛擾,也許我們都會活的自在一點。”

不知何時,朱棣得知妙錦時常會去冷宮看望慶成郡主和朱允炆的幼子,遂勃然大怒。

妙錦幾番苦求,三扯衣袖,朱棣這才消氣不再計較。

春日到了,到處一片春光愜意。

妙錦和朱棣在皇家馬場上練起了馬術,妙錦的馬術和箭技依然如當年在北平府那般高超,朱棣看了心情頗好,興致大起之時,便擇了日子帶妙錦出宮狩獵。

這日,朱棣帶著一眾人員前往獵場,半路上妙錦發現有人埋伏,於是借口離開朱棣身邊。

原來,此刻埋伏在兩側的人正是無影和建文的舊部,在得知妙錦入宮之後,再次激起無影的仇恨,無影家仇國恨欲同時向朱棣報。

當日無影趁著戒備鬆散,準備刺殺朱棣,及時被妙錦攔下,妙錦哭著告訴無影:“你的命是我救的,而我的命卻是朱棣給的,十年前我本來是燕王府的人,那時就已經死心塌地呆燕王府裏決心護他周全,如今你若要取他性命,便拿走我的好了!”

說著妙錦便緊緊握住無影手中的劍,刺破手掌,鮮血直流,無影一時間不知所措,不得已放下劍。

妙錦遂拉著無影道:“相識多年,我們從未比試過,今日我與你馬上一戰,我若勝了你就繼續過自己歸隱的日子,你若勝了,隨時可以取走我的性命!”

說完,妙錦便轉身策馬取弓箭,無影拾起劍躍身追趕,妙錦處處緊逼,無影對妙錦下不去手,妙錦刺掉無影手中的長劍,無影無奈敗落。隻好遵守諾言,不再找朱棣尋仇。

無影帶著人馬撤離,妙錦帶著受傷的手回到朱棣身邊。

朱棣派人搜尋刺客,並詢問妙錦受傷的原因,妙錦推辭說是自己不小心劃傷的,朱棣看了半信半疑。

趁著妙錦休息之際,朱棣親自帶著人馬沿路查探,卻發現來路有一處地方有打鬥的痕跡,還有眾多人馬的痕跡。

朱棣想了想:“若是這些人是為朕而來,那麼受傷的應該是朕。若是這些人馬不是為朕而來,又何必苦苦在此埋伏。如今受傷的是錦兒,難道錦兒和這些人有什麼不可告人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