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狼與雷獸(2 / 3)

“凜冬已至,獨狼必死,群狼將生”,很多狼在其一生中都過著群居生活。合作捕獵是狼進化的重要特征之一,集體的力量正是狼群戰無不勝,曾經一統全球的秘訣。而恪守團結與否是生死攸關的大事,因為在寒冷的冬季,狼群必須同進同退、齊心協力地共同謀生,要不然會統統餓死,也許就是這一隻小鹿就能決定族群裏的幼狼,能否看到春天的太陽在落基山脈升起。分享對於當年的幼狼來說,是性命攸關的大事。年幼的小狼不斷地向有經驗的長者學習,這樣它們才能動作一致,發揮團體的力量,從而維持狼群獨特和高超的捕獵技術。正是由於這種原因,世界各地的獵人都對狼格外欽佩。對於落基山脈東部的內茲帕斯部落而言,狼是大地與天堂的信差,也是人類的祖先。他們把狼當成導師,並用一種舞蹈來表現狼的特殊力量。

但狼群要度過寒冷的冬天,僅僅靠小鹿是無法成功的,它們需要更大的獵物,才能度過嚴峻的冬天。狼的主要獵物是大型的哺乳類,而在一望無垠的北極凍土地帶,它們的獵物就是野牛,還有馴鹿。狼群為了生存,足跡可遍及方圓一千平方公裏以尋找足夠的食物,一天要吃頓飯可真不容易。而找到獵物也隻是一次危險的會戰開始,這種會戰狼通常是敗多勝少。在食物稀少的季節裏,灰狼有近乎瘋狂的舉動。生活在加拿大落基山的梅幹e家族很特殊,它們企圖跟蹤和獵殺當地體型最大的,也是最難對付的北美野牛,野牛脾氣暴躁,被當地印第安人稱為“雷獸”。冰雪天氣對野牛來說不是問題,問題是狼群。狼群在野牛周圍生活了幾千年,它們世代交惡。在狼的世界裏,沒有那件事情比殺戮更令它們熱血沸騰。狼群總是從後方發起突襲,設法讓牛群跑起來。但野牛也知道,如果它們麵對敵人堅守陣地,就會占據優勢,有時這種對峙可持續數天之久。盡管如此,e家族還是得保證約每周捕殺一到兩頭大型獵物,而不是小鹿。

野牛是狼常見獵物中最大的一種,可重達九百公斤,大小是狼的二十倍。雖然有些灰狼的體重達到六十公斤,但相對於公野牛來說,它們的身體和豆芽菜一般單薄與不堪一擊,它們可能是世界上最大的野牛。為了彌補體重上的不足與劣勢,狼群主要靠集體作業來完成對野牛的獵殺。但現在野牛堅守陣地不動,梅幹和虎牙隻好帶領年輕力壯的成員在野牛群中往來穿梭,仔細打量每一頭野牛,以便發現一條身體比較羸弱,容易捕到手的老弱病殘者。未滿周歲的小野牛對於狼群來說,是不可多得的美味。小牛看起來體弱可欺,但保護它們的父母卻是身強力壯的大塊頭。狼群必須行動謹慎,一舉一動都非常小心,因為每一次捕殺野牛的行動都有生命危險。野牛是很難應付的動物,它們有銳利的蹄和彎曲的角,以及很難突破的防禦隊形,與它們正麵對敵成功的機會不大,隻要不散開牛群就很安全。

野牛群同樣也對狼群虎視眈眈,緊盯它們的一舉一動。一頭名叫“羊角”的年輕公狼想接近,偷襲牛群之中的一隻小牛,卻有憤怒的成年公牛猛衝過來,用牛角將它輕飄飄地頂起,憤憤地拋出數米之外。年輕公狼斷了兩根肋骨,如果沒有族群的支持和保護,它將會活活餓死。獵捕野牛一點兒也不容小覷,所有的成年狼有一半在圍攻獵物時遭到牛蹄和牛角明顯的創傷;要是年輕的沒有經驗的狼,就會嚴重受傷而送命。不過,這種敵對雙方互相較量的場麵可是沒完沒了的,下一次它們再碰麵時情況可能就有所改變,正是所謂的“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盡管捕殺野牛是個高風險行業,但這些狼捕殺野牛的曆史有成千上萬年,它們明白該做什麼,和什麼時候做該做的事。狼群在等待機會。如果野牛的策略萬無一失的話,那狼也就沒活路了。不過,野牛最終會饑餓,也會膽怯,然後逃跑。梅幹率領狼群不斷地逼近牛群,欺淩弱小,但小牛此時會本能地跑到牛群中央,這樣就能位於牛群之中,處於具有攻擊性公牛的保護之下。野牛一刻也不放鬆地堅守它們的陣地,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此時,要想成功獵殺野牛,就必須迫使野牛慌亂並跑動起來,出現漏洞,暴露出致命弱點,讓年老和體弱的野牛成為明顯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