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關於陰陽與針灸(4)(1 / 3)

岐伯說:社會生活中,不論是誰,凡是屬於背部與心胸互相牽而痛,其針灸的方法,則應取其任脈的天突穴和督脈的中樞穴,以及上紀下紀。所謂“上紀”,就是指“中脘穴”,所謂“下紀”就是指“關元穴”。社會生活中,不論是誰,凡是患有屬於背部與心胸互相牽引而痛,其原因為人體的背在後為陽,其胸在前為陰;而人體的經脈,則是斜係於陰陽左右,因此其病前胸和後背相引而痛澀,並且會是胸脅疼痛得不得呼吸,不能仰臥,上氣喘息,呼吸短促;或者是一側偏痛,如果是經脈邪氣盛滿,則會溢於絡。此絡從尻脈開始斜出,絡胸脅部支心貫穿橫膈,上肩而至天突,再斜下肩交於背第十椎節之下,所以要取其此處的穴位治療。

以上所說的這些內容意及其精神實質,來自《黃帝內經》“氣穴論篇第五十八”。其原文為:

黃帝問曰:餘聞氣穴三百六十五以應一歲,未知其所,願卒聞之。岐伯稽首再拜對曰:窘乎哉問也!其非聖帝,孰能窮其道焉!因請溢意盡言其處。帝捧手逡巡而卻曰:夫子之開餘道也。目未見其處,耳未聞其數,而目以明,耳以聰矣。岐伯曰:此所謂聖人易語,良馬易禦也。帝曰:餘非聖人之易語也,世言真數開人意。今餘所訪問者真數,發蒙解惑,未足以論也。然餘願聞夫子溢誌盡言其處,令解其意,請藏之金匱,不敢複出。

岐伯再拜而起曰:臣請言之,背與心相控而痛,所治天突與十椎及上紀下紀。上紀者,胃脘也,下紀者,關元也。背胸邪係陰陽左右,如此其病前後痛澀,胸脅痛而不得息,不得臥,上氣短氣偏痛,脈滿起,斜出尻脈,絡胸脅,支心貫膈,上肩加天突,斜下肩交十椎下。

一、“五髒六腑”的針灸穴位

“五髒”穴

人體內的“五髒”——心、肝、脾、肺、腎,是人體整體組成的最重要、最要害的部位。“五髒”的疾病,繁多複雜,各種各樣。盡管是這樣,“五髒”病亦可針灸治療。那麼,針灸治療“五髒”究竟有多少穴位呢?

《黃帝內經》“中氣穴論篇第五十八”裏總結出“髒俞五十穴”。按照中醫學的認識和解釋,所謂“髒俞五十穴”就是指:“五髒”各有井滎俞經含五俞,五五二十五,左右共五十穴。

所謂“俞”,指“五髒”各有五俞:井、滎、俞、經、合。

“五髒”各有五俞

五五二十五,左右相加,共五十穴。如下表:

┏━━━━━━━━┳━━━━┳━━━━┳━━━━━┳━━━━┳━━━━━┓

┃ \ “五髒” ┃ ┃ ┃ ┃ ┃ ┃

┃俞 \ ┃ 肝 ┃ 心主 ┃ 脾 ┃ 肺 ┃ 腎 ┃

┣━━━━━━━━╋━━━━╋━━━━╋━━━━━╋━━━━╋━━━━━┫

┃ 井(木) ┃ 大敦 ┃ 中衝 ┃ 隱白 ┃ 少商 ┃ 湧泉 ┃

┣━━━━━━━━╋━━━━╋━━━━╋━━━━━╋━━━━╋━━━━━┫

┃ 滎(火) ┃ 行間 ┃ 勞官 ┃ 大都 ┃ 魚際 ┃ 然穀 ┃

┣━━━━━━━━╋━━━━╋━━━━╋━━━━━╋━━━━╋━━━━━┫

┃ 俞(土) ┃ 太衝 ┃ 大陵 ┃ 太白 ┃ 太淵 ┃ 太溪 ┃

┣━━━━━━━━╋━━━━╋━━━━╋━━━━━╋━━━━╋━━━━━┫

┃ 經(金) ┃ 中封 ┃ 間使 ┃ 商丘 ┃ 經渠 ┃ 複溜 ┃

┣━━━━━━━━╋━━━━╋━━━━╋━━━━━╋━━━━╋━━━━━┫

┃ 含(水) ┃ 曲泉 ┃ 曲澤 ┃ 陰陵泉 ┃ 尺澤 ┃ 陰穀 ┃

┗━━━━━━━━┻━━━━┻━━━━┻━━━━━┻━━━━┻━━━━━┛

“六腑”各有六俞

六六三十六,左右相加,共七十二穴。如下表:

┏━━━━━┳━━━━━┳━━━━┳━━━━┳━━━━┳━━━━┳━━━━┓

┃\ 六腑 ┃ ┃ ┃ ┃ ┃ ┃ ┃

┃俞\ ┃ 膽 ┃ 胃 ┃ 大腸 ┃ 小腸 ┃ 膀胱 ┃ 三焦 ┃

┣━━━━━╋━━━━━╋━━━━╋━━━━╋━━━━╋━━━━╋━━━━┫

┃ 井(金)┃ 竅陰 ┃ 厲兌 ┃ 商陽 ┃ 少澤 ┃ 至陰 ┃ 關衝 ┃

┣━━━━━╋━━━━━╋━━━━╋━━━━╋━━━━╋━━━━╋━━━━┫

┃ 滎(水)┃ 俠溪 ┃ 內庭 ┃ 二間 ┃ 前穀 ┃ 通穀 ┃ 液門 ┃

┣━━━━━╋━━━━━╋━━━━╋━━━━╋━━━━╋━━━━╋━━━━┫

┃ 俞(木)┃ 臨泣 ┃ 陷穀 ┃ 三間 ┃ 後溪 ┃ 束骨 ┃ 中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