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關於陰陽與針灸(1)(3 / 3)

按照中醫學的認識和解釋,不僅是人體內“五髒”心、肝、脾、肺、腎不能誤刺,人體還有些部位不能針灸不當,有的情形亦不能針刺。其具體情形如下:

社會生活中,不論是誰,凡是刺大腿內側若誤中大脈,很不好。這是為什麼呢?因會使人出血不止,可能會造成死亡。

社會生活中,不論是誰,凡是刺上關穴太深內傷中脈,很不好。這是為什麼呢?因為會使入發生耳底生膿,使人耳聾。

社會生活中,不論是誰,凡是刺腠髕骨下若流出液體,很不好。這是為什麼呢?因為會使人發生腿跛。

社會生活中,不論是誰,凡是刺臂部若誤傷手太陰脈,非常糟糕,會使人出血太多,導致立即死亡。

社會生活中,不論是誰,凡是腎氣虛,刺足少陰脈出血,不好。這是為什麼呢?因這樣是重虛了,就會使人出現舌頭轉動不靈活,言語困難。

社會生活中,不論是誰,凡是刺胸膺部太深,會出問題,會傷及肺,會使人氣止喘逆、仰息。

社會生活中,不論是誰,凡是刺肘攣部太深會內傷,使人氣歸於內,使人肘節不得屈伸。

社會生活中,不論是誰,凡是刺大腿內側五裏等穴處太深會內傷,會使人發生小便失禁。

社會生活中,不論是誰,凡是刺腋下脅間太深,會傷肺,使人出現咳嗽。

社會生活中,不論是誰,凡是刺小腹部誤刺中膀胱,很不好,會使人發生溺液溢出,小腹滿脹。

社會生活中,不論是誰,凡是刺腿肚部位太深會內傷,會使人氣聚血鬱、局部腫脹。

社會生活中,不論是誰,凡是刺眼眶部位深陷骨間,傷及脈絡,會使人關節不能屈伸。

社會生活中,不論是誰,凡是刺關節若流出液體,不好,會使人關節不能屈伸。

以上所說的這些內容及精神實質,來自《黃帝內經》“刺禁論篇第五十二”。其原文為:

刺陰股,中大脈,出血不止,死。刺客主人內陷,中脈,為內漏,為聾。刺膝髕出液,為跛。刺臂太陰脈,出血多立死。刺足少陰脈,重虛出血,為舌難以言。刺膺中陷,中肺,為喘逆仰息。刺肘,中內陷,氣歸之,為不屈伸。剌陰股下三寸內陷,令人遺溺。刺腋下脅間內陷,令人咳。刺少腹,中膀胱,溺出,令人少腹滿。刺脯腸內陷,為腫。刺匡上陷骨,中脈,為漏為盲。刺關節中液也,不得屈伸。

人體的虛實與針灸

黃帝與岐伯討論醫學,有一次,就談到了這個問題。

黃帝問:朕很想聽你講講有關人體虛實這方麵的問題和道理。岐伯回答說:社會生活實踐中,不論是誰,凡是人體之氣充實的,其身體也就充實;凡是人體之氣虛弱的,其身體也就虛弱。這二者的情形,皆屬於正常現象,若與此相反就是病態。

社會生活中,不論是誰,凡是納穀多的,人體之氣則盛;凡是納穀少的,人體之氣則虛。這二者的情形,皆屬於正常現象,若與此相反就是病態。

社會生活中,不論是誰,凡是脈搏大而有力的,人體的血液就充盛;凡是脈搏小而細弱的,人體的血液就不足。這二者的情形,皆屬於正常現象,若與此相反就是病態。

黃帝又問:怎樣才是相反呢?

岐伯回答說:社會生活中,不論是誰,凡是人體之氣盛的而身體反而感到寒冷,凡是人體之氣虛的而身體反而感到發熱,這二者都屬於反常現象。

社會生活中,不論是誰,凡是飲食雖多而氣不足,則是屬於反常現象;凡是飲食雖少而氣反盛,也是屬於反常現象。

社會生活中,不論是誰,凡是屬於脈搏盛而血少,是屬於反常現象;凡是屬於脈搏小而血反多,亦屬於反常現象。

社會生活中,不論是誰,凡是屬於人體之氣盛而身體反感寒冷,其原因是被寒邪所傷;凡是人體氣虛,而身體發熱,其原因則是屬於被暑邪所傷。

社會生活中,不論是誰,凡是納穀多而氣反少,是由於失血的原因,或是因濕邪聚居於人體的下部;凡是納穀少而氣反盛,是因邪在肺、胃。

社會生活中,不論是誰,凡是脈搏小而血多,其原因是飲病而中焦有熱或發熱;凡是脈搏大而血少,其原因是感受風邪而湯水不時。

岐伯接著還回答說:社會生活中,不論是誰,所謂人體“實”,就是指其邪氣侵入人體;所謂人體“虛”,就是指人體的正氣外泄;氣實則熱;氣虛則寒。針刺治實症,需要注意:出針時,用左手要開其針孔,以瀉其邪氣;針刺虛症,出針時,用左手要急按其穴,緊閉針孔,是為了使其正氣不得外泄。

總之,以上所說的這些內容及其精神實質,來自《黃帝內經》“刺誌論篇第五十三”。其原文為:

黃帝問曰:願聞虛實之要。岐伯對曰:氣實形實,氣虛形虛,此其常也,反此者病。穀盛氣盛,穀虛氣虛,此其常也,反此者病。脈實血實,脈虛血虛,此其常也,反此者病。帝曰:如何而反?岐伯曰:氣盛身寒,氣虛身熱,此謂反也。穀入多而氣多,此謂反也。穀不入而氣多,此謂反也。脈盛血少,此謂反也。脈小血多,此謂反也。氣盛身寒,得之傷寒。氣虛身熱,得之傷暑。穀入多而氣少者,得之有所脫血,濕居下也。穀入少而氣多者,邪在胃及與肺也。脈小血多者,飲中熱也。脈大血少者,脈有風氣,水漿不入。此之謂也。夫實者,氣入也;虛者,氣出也。氣實者,熱也;氣虛者,寒也。入實者,左手開針空也;入虛者,左手閉針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