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二章 愛有來生 全文完 下台鞠躬(1 / 3)

放出這個風之後,政府軍當然就知道該怎麼做了。皇上都已經打算好來旅遊了,他們要做的,自然是要擺正這片地方的絕對安全。怎麼算絕對安全呢?就是耿尚兩家,除卻在京的兩位額駙,以及孤身在雲南的耿昭忠,其他人全部就地處死,連坐。

雲南各部族除了明確效忠大清的,其他一律不客氣,夷滅。進入雲南的大部隊除三位親王的親兵以外,滿漢各留三分之一的兵力鎮守雲南全境,其餘三分之二迅速掃蕩整個西南邊陲,一期在一年內完成肅清。

這一下,盤踞在兩廣和福建的鄭氏集團興奮了。康熙皇帝要來雲南了?這可是天賜良機啊!不管他是出於什麼目的宣布的這個消息,君無戲言,他肯定是會來的。這可是結果他性命最好的機會了。

這麼長時間以來,鄭氏集團一直被玄燁選擇性無視了。他們卻以為朝廷是無暇打理他們,一直都以為自己很隱蔽,藏得很好。但實際上,怎麼可能視而不見呢?

三藩收拾完了,就輪到你們了,養養肥,宰起來才痛快!托玄燁的福,那些留守雲貴的部隊,此後一直留守在那裏,成為大清第一支邊防部隊。同時,也開啟了清朝新的軍事變革。這是赫舍裏怎麼也想不到的。

康熙二十年六月,政府軍攻陷大理,尚之敬被亂軍分屍,耿精忠服毒自盡,耿昭忠親自開城門,迎接康親王和安親王入城。

耿昭忠求安親王看在哥哥是自盡,並沒有正麵與兩位王爺為敵的麵子上,留哥哥一個全屍。可是,安親王板了臉:“皇上有命,除非見著耿尚二人的人頭,否則這仗不算完!兩家的家眷也要一並進囚車,押往京城,由皇上處置。”

耿昭忠無奈,流著淚求見嫂子,撞進去一看,卻見耿夫人已經懸梁自盡,大哥的長子被一劍戳穿了胸膛,倒在地上,隻留一雙幼女縮在一起瑟瑟發抖,幾乎癡傻了。

再到尚之敬屋裏一看,更慘,妻妾全部被殺,兒女一個都沒能逃過。耿昭忠一介書生,哪裏見過如此慘烈的場景,掩麵而走,泣不成聲。

安親王和康親王進來一看,也是一聲歎息,當真是狠呢!再看耿氏的一雙幼女,大的七歲,小的三歲。沒說的,姐妹倆都被押上了囚車,算是這場戰爭中的兩個俘虜。

玄燁看見了捷報,和耿尚二人的首級,眉頭也皺了起來。死的兩個,不心疼,讓人拿去處理了。活著的兩個卻不好處理。而且安親王這個人,果然是靠不住的,為了自己的一份功勳,他是什麼事都能做得出來!

不過,皇帝就是皇帝,玄燁很好地把對安親王的厭惡藏進心底,麵上和顏悅色,把他和康親王傑書好好誇獎了一番。並下旨許下承諾,日後一定好好封賞兩人。

於是,康熙二十年八月,兩位王爺帶著大軍壓著囚車抵達京城,玄燁攜一班文武親自出城迎接了他們,給足了兩人麵子。

進宮之後,又是好一番的讚賞,兩位親王紅光滿麵,神采飛揚,其中,安親王表現得更突出,幾乎手舞足蹈了。玄燁看在眼裏,記在心裏,表麵上一點兒都不顯露。

他不但賞了兩位親王雙王俸,更是在中和殿開了慶功宴,歡鬧了整整一天。赫舍裏也很配合地把兩位王妃和世子招進宮來好好接待了一番。

小姑姑摟著兒子各種高興,心思活絡的她已經為自己的兒子瞄準了佟國維的小女兒,懿貴妃的堂妹佟婉如。赫舍裏皮笑肉不笑地看著她的神采飛揚,心說小姑姑啊,你真是嫁了人管了家,就以為自己威風八麵,是人上人了。

雖說你卻實是位貴小姐,有資本仰著頭拿鼻孔看人。但是這樣看人,會讓你看漏很多可能會讓你跌落泥潭的人。

如果小姑姑夫妻兩一直是這樣的心態,安親王府也許不用經過兩代,就會敗落了。不過,小姑姑不會輪到吃苦罷了。

赫舍裏笑容滿麵地與她們說話,聊著天下太平後對未來的美好期望。她們則一臉豔羨地對著她各種奉承,生下小兒子之後,中宮皇後的地位超然。

其實赫舍裏本身並不在意地位不地位的,她隻是習慣成自然了。玄燁在她懷孕期間作出的許多保證她都沒放在心上,之後也沒有再提醒他。反倒是玄燁以為她回了坤寧宮,兩人不能像在暢春園時那麼形影不離,有點兒小怨念。

祖母不在了,後期那些指揮著他到哪兒哪兒睡的命令沒有了。寧壽宮的那位皇額娘從來不與自己親近,自己將她挪出來給她裝修房子已經算對她好了。

雖然實際上整修寧壽宮的提議是赫舍裏提出的,她是想把六阿哥挪出去,和六公主一起,就住在寧壽宮裏,一來太後會希望自己宮裏熱鬧點兒。

二來此例一開,將來蘇麻領養的小兒子也可以不用和哥哥們住在一起,而是與蘇嘛拉姑作伴。這樣的話,他就會像曆史上的五阿哥胤祺一樣,長壽又安逸。

承瑞的未來是暴風雨前沿,承琬也可能會被搭進去。她覺得自己的後半輩子會為了阻止兒子和丈夫間的高調競爭而焦頭爛額。

玄燁現在覺得承瑞什麼都好,就是膽子太小,尤其見了我這個當媽的。經常說我沒事嚇唬他,害他心理上對我產生條件反射的恐懼。

若是將來瑞兒長大了,玄燁發現他超過了自己的掌控,這才是最可怕的事情。因此,赫舍裏現在能做多少是多少,按照自己的思路盡量避免發生未來的那種狀況。

至於孝順皇太後,那是沒有的事情。赫舍裏固執地認為,孝順了她,烏雅氏就會借機爬到自己都上去,而她的兒子,昭嬪名下的那個小七就會有爬到瑞兒頭上的危險。堅決不能這樣。

因此,這段時間玄燁十天裏有七天留宿坤寧宮。隻有偶爾老婆嫌他煩了,或是和孩子們交流感情累了,早早地熄了燈。他才會去其他人宮裏。

當然,他也會去看望昭嬪,看她氣色好不好。不過,通常都是看過,坐下喝杯茶,起身就走。老婆說過,不能背著她對別的女人好。

九月,佟國綱和索額圖帶著彼得一世的親筆信和已經簽好的《尼布楚條約》回京。玄燁在乾清宮接見了他們,大加讚賞。

經過赫舍裏的提醒,和軍機處的深入分析,玄燁認識到,這次戰鬥,大清邊境大約可以太平二十年,朝廷有了這二十年的時間緩衝,就能想辦法加強與邊境地區的消息通聯以及邊防部署。

大家都是做皇帝的,將心比心,若是自己吃了這麼大的虧,能不處心積慮地想報複嗎?絕對咽不下去這口氣的。通過這次的較量,讓玄燁意識到,自己身邊還是要有一些夷人存在。

不是要通過他們了解天主教什麼的,那個太傻了。通過他們了解一下不同的國情還是有必要的。而且,貌似沙俄那邊也是信奉天主教的。

這個該死的天主教,玄燁恨恨地想著。信奉天主的人,都是又固執又暴躁,不好溝通。想要引進夷人來大清,又不想他們帶來天主的信仰,玄燁很矛盾。

很矛盾怎麼辦呢?找老婆解決問題。赫舍裏一聽他別扭的想法之後除了驚奇還是驚奇,曆史上的康熙皇帝不是提倡閉關鎖國的麼?這才第一次教難發生沒幾年的吧?怎麼和外國人打了一仗之後反而念起外國人的好來?這孩子沒發燒吧?

一問之下才知道,玄燁這是被彼得一世給鄙視了。那封親筆信上說,邊界問題自古就是談不清楚必須要靠打的,這一回合大家平手,我們略吃小虧,沒關係,下次再“談”過,直到談清楚為止。

這位彼得一世真是霸氣側漏,真不愧是和玄燁齊名的偉大君主之一,帶著俄國走上軍國主義道路一去不複返的人物啊!打仗說得像追姑娘,這一回合我輸了,姑娘跟了你,下一回合我一定搶回來。這什麼心態啊!

所以,玄燁果斷地毛了,這個番邦皇帝好不講道理,我已經寬仁大度,沒要你年年進貢歲歲來朝了,隻要你我井水不犯河水就成,沒想到你還囂張起來了!早知道就該和你打,直到把你打趴下為止!

存了這樣的心思,玄燁開始想念大火力高攻擊的武器了。大炮什麼的,多來幾尊就好了。有了大炮,怕他什麼騎兵衝鋒!

可惜,這東西目前隻有夷人會造,也隻有夷人會修,所以玄燁想要引進更多的外國人才。但骨子裏不想給馬吃草的性格又發作了。隻想撈好處,不想付出,怎麼可能呢?人家又不是傻子。

現在,西方工業革命啥的還沒影兒,生產力和我們一樣低下。來我們這兒也不會是為了傾銷產品,不能輸出產品,隻能輸出信仰了。你這兒什麼都不收,他們怎麼會高興來呢?

因此,赫舍裏歎了一聲:“皇上啊,這釣魚還得有餌呢!您勾上什麼都沒有,魚兒又為什麼要上您的勾呢?”“我不可能讓他們宣揚天主教的!”玄燁一口咬死了。

“皇上,那些夷人大多信教,他們來了,即便不傳教,自己也要維持日常生活啊!現在京城郊外就剩一座教堂,還是貼了禦筆封條的,您說讓他們來了,住哪兒啊?再說南懷仁老先生對朝廷的意見可大了去了,您也得替他老人家想想,他也不容易的。”

“不行,我說什麼也不會讓他們傳教的。”玄燁一根筋了。“那這生意就沒法談了,有來有往才有生意,您這有來無往的,換做是臣妾,也不來啊!”

“就沒有別的辦法麼?”玄燁的表情落了下來。“皇上怎麼忘了欲要取之必先予之了。您得讓他們覺得大清值得來,他們才會遠渡重洋來這裏。您不是一直都想畫一幅全國地圖的麼?沒有他們幫忙,就得花成倍的功夫去了。”

一番好言相勸之後,玄燁終於鬆動了。下旨撕了天津天主教堂的封條。給欽天監和畫院裏遺留的夷人重新蓋起了宿舍,對他們言明,朝廷現在默許他們的行為了,小打小鬧的沒關係,朝廷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