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 飲品行業無間道(3)(2 / 3)

據後來統計,在這次吹響的“國退民進”的號角之下,全國有80%以上的中小型國有企業的股權被賣掉。即便在當時的三水縣,國有資本也基本上從競爭性行業實現了退出,除了健力寶。一片大好的形勢顯然讓李經緯看到了希望。緊接著,曾經於1993年主動放棄了上市計劃的李經緯,於1996年主動啟動了健力寶到香港聯合證券交易所上市的規劃。李經緯期望通過上市,一次性解決經營團隊的股權問題。

李經緯的腳步實在是走得太快了,以至於當地政府對其已經有了相當的戒心。

事實上,關於健力寶此後的隕落軌跡,業界早已有了定論,橫亙在健力寶管理層與當地政府間的產權認知差別,是這家企業走向淪落的主要矛盾。從企業屬性上嚴格考證,加多寶是外商獨資企業,並不存在產權的糾葛,然而並不代表加多寶沒有類似的隱憂。

由於曆史原因,現在生產“王老吉”品牌飲料的企業共有3家,分別是廣州王老吉藥業、香港加多寶,以及香港王老吉國際有限公司,並且,3家企業完全基於市場區域進行了市場的粗略劃分。

當時3家“王老吉”企業規模都不大,深層次問題尚未暴露出來。如今3家“王老吉”企業的綜合實力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紅色罐裝王老吉的加多寶在2007年的銷售收入已經達到了90億元人民幣之多,把其他兩家“王老吉”遠遠拋在了後麵。

然而,正是這樣的成績,卻讓加多寶的未來更加迷離。原因就在於:與廣藥王老吉和香港王老吉所擁有的“永久性”的商標權不同的是,加多寶所擁有的“王老吉”的商標是從廣藥王老吉租借而來的,到期時間是2020年。

就在“紅罐”王老吉一路高歌猛進的同時,也讓廣州王老吉藥業有了搭便車的機會--其廣告語是“王老吉:還有盒裝”,王老吉藥業希望“綠包”踩在“紅罐”的肩膀上獲得市場認可的想法顯然暴露無遺。

這顯然是加多寶的無奈,但似乎也無能為力,因為它們並不是“王老吉”商標的真正所有者。

隨著涼茶市場的擴大,從王老吉藥業在涼茶市場上的發力來看,在租期結束後,王老吉藥業有無可能因為看好“紅罐”的價值,而不再續約,直接摘桃子呢?

未來的發展,我們不敢妄下結論,不過根據新浪網上的一項調查顯示,認為王老吉藥業最終會收回“紅罐”品牌所有權的網民占了參與調查人數的46.41%,而認為兩者會續約的比例僅為26.09%。

在商言商,商業的逐利本性使加多寶在商標續簽問題上很是被動。對於加多寶而言,商標能否續租與否,顯然關係到加多寶的生死存亡,因為王老吉涼茶一直是加多寶的單一產品。

近日有傳聞表示,加多寶“紅罐”王老吉的使用期限有了新變數,一種說法是自2003年算起,延續50年。但是這一說法很快遭到了廣藥集團人士的否定。

品牌續租與否,對於加多寶而言,都不能改變加多寶在市場策略上的被動局麵。對此,加多寶確實應該找出一個一勞永逸的解決辦法,要麼成為王老吉藥業的戰略股東,要麼新創品牌。否則,待到“綠包”與“紅罐”貼身肉搏之時,也就是加多寶隕落之時。

加多寶Vs健力寶:潛流湧動的政商關係

文/黃君發

健力寶 加多寶 山水政府 搬遷

當年健力寶的隕落,雖然早已注定,但是還有一條非常重要的直接導火索。

在啟動上市計劃的同時,李經緯還宣布了對於健力寶和三水政府而言都非常重要的決定:把公司總部遷到廣州,並開始了廣州健力寶大廈的建造。

在當地政府看來,這顯然是一個比管理層持股更為突出的問題。健力寶總部的遷出,就意味著山水政府一下子喪失了大部分的財政收入來源,健力寶的離心行動越來越讓他們坐立不安。因此,健力寶大廈的建立以及健力寶遷都的決議都沒有得到三水政府的認可和批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