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義子(1 / 2)

虛驚一場,蔣淳斌差點以為自己“喜當爹”了。原來劉若晴已為大夫確診,自己沒有生育能力,所以她便起了收養孩子的心思。

尤其蔣淳斌將要迎娶蘇坦妹過門,劉若晴心中壓力更甚,雖然她知道自己收養的孩子肯定沒有資格爭奪儲位,但好歹對自己來說是個心理安慰。

而且劉若晴也是個良善女子,眼見得戰亂之下,流浪孩童遍布,心中一直有所不忍,如今既已確認自己不可能再有孩子,便想著收養幾個,也讓自己體驗一下做母親的感覺。

本來一開始蔣淳斌心裏是不大願意的,可當劉若晴收養的那個小孩子恭順地走到自己麵前,跪下來口呼“義父”的時候,蔣淳斌心中忽然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如果自己借著劉若晴之手將這些小孩子撫養成人,那麼他們肯定是不會背叛自己的吧?畢竟自己可是他們的“義父”!那這樣一來,就算有些將領與自己不夠親近,但隻要將這些“義子”派到他們的身邊跟隨曆練…

蔣淳斌覺得自己的這個想法有些陰暗,這不就類似於後來的“錦衣衛”?而且自己完全可以對這些不設防的小孩子給予充分的信任,畢竟自己給了他們衣食,撫養他們長大,對於這些孤兒來說,自己就是他們的父親,天底下怎麼會有兒子背叛父親的呢?

於是蔣淳斌答允了劉若晴收養義子的提議,但要求隻能收養十來歲的男童,而且重點教授他們兵法武功,對於文化知識方麵則啟蒙即可,決不能把他們培養成文武皆通的全才。

劉若晴不知道蔣淳斌為什麼會提出那麼奇怪的附加條件,但闍瑜和沈芷媛的出現卻給了她很大的壓力,她清楚以後還會有許多這樣的女人,而她們將會生出許多孩子來作為自己的後盾,於是劉若晴也懶得考慮那麼多,便直接同意了蔣淳斌的要求。

在蔣淳斌的首肯下,劉若晴一口氣收養了十幾個十來歲的男童,而且都經過了蔣淳斌的細細挑選,用他的話來說,“皆是性格溫順,骨骼精壯,有發展潛力的”。

劉若晴也不知道蔣淳斌的評價標準是什麼,她隻是想要盡力做好一個母親,於是她真的每日會去親自教授那些孩子讀書識字,並看著他們練拳使槍,照顧他們的衣食起居。

而蔣淳斌雖然忙碌,但有時也會去看望他們,並跟著他們一起舞刀弄劍,然後分發他們點心,給他們講故事。

那些孩子沒有資格與蔣淳斌、劉若晴同住,可他們自幼孤苦伶仃,沒人疼沒人愛的,此時有這樣高不可攀的大人物肯照顧自己,他們自然是感激不盡,直把劉若晴和蔣淳斌當做天底下最親最近的人,也打心底裏認同他們的“父母”身份,甚至當他們叫蔣淳斌一聲“義父”時,都會有一種神聖感油然而生。

與此同時,蔣淳斌早已發出命令,派徐達、廖永忠和胡大海及其次子胡關住領兵前去攻打邵榮,而勝利的消息也不斷傳來:在徐達、廖永忠和胡大海父子三路大軍的聯合打壓下,邵榮及其手下將士確實是不堪一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