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蘆筍
蘆筍是通用名稱,它又名石刁柏、龍須菜。我們通常也把蘆葦幼嫩的地上莖也稱為蘆筍。但這兩種蘆筍不同。前者是植物名稱蘆筍,後者是植物器官名稱蘆葦。前者是百合科陸生植物,後者屬禾本科沼澤植物,這是不能混淆的。由於兩者的嫩莖都能食用,現將其外形進行比較,以區別真假。
蘆筍的嫩莖外形像一支蠟燭,上下粗細一致,莖頂呈圓形,一般長10~30cm,直徑大者在2.5cm以上;而蘆葦的筍(嫩莖)細,大者其直徑也很少超過2cm,而且莖頂部尖。新鮮的蘆筍嫩莖呈綠色,莖頭帶有淡紫色或綠色;而蘆葦的嫩筍為乳白色,有的還是淡紅色。蘆筍鮮嫩莖上緊貼著生三角形鱗葉,而靠莖頭部鱗葉較多,嫩莖為實心;而蘆葦的嫩莖沒有這種鱗葉,並且嫩莖是空心的。
提供消費者的新鮮蘆筍,依其色澤分為4個等級:白蘆筍、紫蘆筍,其尖部為粉紫或紫色,其餘部分為白色;紫/綠蘆筍,其大部分為紫色和綠色;綠蘆筍,其大部分為綠色。
對所有級別的蘆筍,除符合各自級別的要求和規定的不合格產品數量容許值外,蘆筍必須是完整、完好,因故腐爛而不宜食用的產品除外;無清洗時產生的損傷(蘆筍可以清洗但不能泡);潔淨,尤指無任何可見外來雜物;新鮮表麵,新鮮味道;無蟲,無蟲害;幾乎無壓傷;無非正常的外部水分,即清洗後充分晾幹;無異味(味道);蘆筍切口要盡量潔淨。另外,蘆筍必須無洞、無裂口、無脫皮和無破損,但可有收獲後出現的小裂縫。
蘆筍質量等級分為特級、Ⅰ級、Ⅱ級。
特級:應有最好質量,成熟,直而不彎,有品種常有的特征,筍尖密實。允許有消費者用正常削皮方式能將其去除的極少量的輕微鏽斑。對白蘆筍,尖部和枝部都應是白色的。枝部允許有淡粉紅色。綠蘆筍必須全綠。不得有木質。蘆筍切口須平直。成捆包裝中的外部蘆筍切口可以成斜角形,但其斜麵長度不應超過1cm。
Ⅰ級:質量好,成熟,可有輕微彎曲,筍尖密實。允許有消費者用一般的削皮方式能將其去除的輕微鏽斑。對白蘆筍,不允許有木質。對其他種類蘆筍,允許底部有木質,並且此木質可以通過一般的削皮方式去除。蘆筍底部切口應盡可能方正。
Ⅱ級:蘆筍質量不符合較高級別的要求,但須符合上述的最低要求。外形可比Ⅰ級的稍差,可以更彎曲,應具有品種的常規特征。蘆筍尖可輕微開口。允許有消費者用一般削皮方式可去除的鏽斑。白蘆筍尖部可以有淡綠色或其他顏色。紫蘆筍尖部可以有淡綠色。綠蘆筍的綠色部分至少占其長度的60%。可有輕微木質。蘆筍底部切口可有輕微的斜度。
蘆筍的大小由蘆筍的長度和直徑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