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節 食用植物油脂的感官檢驗(2 / 2)

二、各種油脂的感官檢驗標準

(一)大豆油

優質大豆油:油色澄清、透明,靜置後無沉澱,氣味、滋味正常,加熱到280℃,油色不變深,無沉澱物析出。

良質大豆油:油色橙黃至棕黃,稍有混濁,有微量沉澱物存在。氣味、滋味正常。加熱到280℃油色變深,無沉澱物析出。

次質大豆油:油色橙黃至棕褐色,稍有混濁,有少量懸浮物存在,靜置後有少量沉澱物。氣味、滋味正常。加熱至280℃,有沉澱物析出,無苦味,產生泡沫少。

劣質大豆油:色澤、氣味、滋味異常,混濁,有明顯的懸浮物存在。

(二)花生油

優質花生油:油色在常溫下呈淡黃色,清晰、透明,稍有沉澱。氣味、滋味正常,加熱至280℃,油色不變深,無沉澱物析出。

良質花生油:油色在常溫下呈橙黃色,稍有混濁;無明顯懸浮物存在。氣味、滋味正常。加熱至280℃,油色變深,無沉澱物析出。

次質花生油:油色在常溫下呈棕黃色,稍有混濁。氣味、滋味正常。加熱至280℃有少量沉澱物析出。沒有苦味,產生的泡沫少。

劣質花生油:色澤、氣味、滋味異常,水分大,雜質多,酸敗,有焦臭異味。

(三)芝麻油

優質芝麻油:油色呈棕紅色,清晰、透明,無沉澱物。具有濃鬱的芝麻油香味,口味純正。加熱至280℃油色無變化,無沉澱物析出。

良質芝麻油:油色呈棕紅色至棕褐色,清晰、透明,有微量沉澱物。具有濃鬱的香味,口味正常。加熱至280℃油色稍變深,無沉澱物析出。

次質芝麻油:色澤較淺(摻有其他油脂)或偏深,有少量懸浮物,略有混濁。芝麻油特有的香味平淡,稍有異味。加熱到280℃,油色變深,有沉澱物析出。

劣質芝麻油:呈褐色或黑褐色,油液混濁,有大量的懸浮物及沉澱物存在。芝麻油特有的香氣微弱,有黴味、焦味、油脂酸敗味等不良氣味。加熱到280℃,油色變黑且有較多沉澱物析出。

(四)菜子油

良質菜子油:油色呈黃色至棕色,清晰、透明,無沉澱物或有微量沉澱物。具有菜子油特有的氣味和滋味,無異味。加熱至280℃,油色不變,且無沉澱物析出。

次質菜子油:油色呈棕紅色至棕褐色,微混濁,有少量沉澱物和懸浮物;菜子油固有的氣味和滋味平淡;加熱至280℃,油色變深,且有沉澱析出。

劣質菜子油:油色呈褐色,極混濁,有大量的懸浮物和沉澱物。有黴味、焦味、哈味、苦味等不良氣味和滋味。加熱至280℃油色變黑,並有大量沉澱物析出。

(五)米糠油

良質米糠油:油色呈淡綠色,清晰、透明,無沉澱物或有微量沉澱物。具有米糠油應有的氣味和滋味,無異味。加熱至280℃油色不變,且無沉澱物析出。

次質米糠油:油色呈綠色,微混濁,有少量沉澱物和懸浮物。米糠油固有的氣味和滋味平淡。加熱至280℃,油色變深,且有沉澱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