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附二:對林金桐的采訪記(3)(3 / 3)

1997年全校科研經費4500萬元,2000年達1億元。1998年校辦產業注冊資金5000萬元,2000年為11億元。1997年北郵sci和ei科技論文檢索分別列全國排名108和42,1999年進為第87和33。研究生、本科生一次就業率連續數年保持全國最高的水平,入學新生質量繼續保持全國優秀的水平。《亞洲周刊》評選35所亞太地區優秀科技類大學,北郵的新生質量被評為亞太第8名。

1995年,林金桐任係主任時說過一句當時很少有人理解的話:“其它先進可以不當,我希望我們係當個上繳個人所得稅的先進”,他還加上一句理性的依據:“因為我們是社會主義國家,按勞分配,收入多說明勞動多,說明我們為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黨的路線貢獻多。”他這句話真的應驗了,1997年北郵職工個人所得稅額共計434萬元,1998年達117萬元,1999年189萬元,2000年311萬元。這些統計數據是可比的,因為總人數沒有增加,而個人所得稅是三年前的7倍。北郵真的被北京市評為個人所得稅納稅先進單位,一個納稅大戶。

在林金桐腦海裏,完成“四項功能”是責任,提高教職工收入也是責任。他對教授講“既然曆史把我們送上了大學講台,我們就有責任站在這個講台上去推動曆史。”他對學生說:“我希望北郵的畢業生幹大事、掙大錢、當大官,或者說得文雅一點,就是能承擔起更多的社會責任。”

關於校長演講

在北郵的網站上,有一個欄目是“校長演講”,曾經有一位名牌大學教育係的研究生在網上看到裏麵的內容後,一定要求和校長見一見麵。她說這個校長不講套話、官話、空話,她要把北郵的校長連同校長講演當做畢業論文的一個案例。校內的幹部,幾個月不見有新的內容,他們就會打電話來問,“校長最近沒有新的講演嗎?”畢業的校友,美國的、日本的、外省市的、北京的都時常點擊北郵網站,閱讀《校長演講》。

事實上,隻要林金桐往演講台上一站,“精彩一刻”就開始了。常常是台上激情投入講,台下寂靜無聲聽,話落掌聲起。他知識淵博,講演中涉及到的文學、曆史、法律等知識常常令大學文科出身的年輕人自歎弗如,他渾身上下迸發出的激情和活力感染了每一位聽眾。他說大學的每一次慶典和集會都是為校長設置的考場,校長往麥克風前一站,就要交上一份合格的答卷。不認真準備就是不尊重廣大師生員工,就是浪費別人的時間。所以每一次演講他都會盡可能的把他演繹得精彩,每一次演講也就成了林金桐真情流露和激情揮灑的最好表現。那一場場精彩的演講凝聚著他對事業、對人生、對社會、對人類的理解和追求,他給北郵師生點點滴滴承傳著、張揚著、灌輸著的則是北郵人所應肩負的曆史責任和神聖使命。

他深深地愛護和關心著北郵的學生,潛移默化地導引他們學會做事,學會做人。對剛走進大學的新生,他會讓他們油然而生一種自豪感;對高年級的在校生,他傳遞給他們的是一種緊迫感;而對即將走出校園的大學生,他賦予他們的則又是一種使命感。在北郵,你常常會聽到學生們由衷地說“我們為有這樣的校長感到驕傲和自豪”。

林金桐——一個兼具激情和理性、不斷開拓創新、卻又永遠不會忘記自己所肩負的責任和使命的大學校長。他,仍在前行。

編後:

就在發稿之時,獲悉林金桐又獲得了最近召開的國家“863”計劃15周年先進個人榮譽。他和葉培大教授負責主持的課題“40gb/s時分複用光纖通信係統關鍵技術”,被選拔參加了“863”計劃十五周年成就展。

他的一部新著,最近已由美國nova科學出版社出版;

他還被倫敦大學瑪麗女王學院聘為客座教授,學院名譽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