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校長的責任(2)(1 / 3)

最近兩年,我也參加過教育部的大學校長代表團,還參加過中英遠程教育合作領導小組的工作,2002年倫敦大學瑪麗女王學院授予我名譽院士稱號,也曾專程前往參加儀式。今年,北京郵電大學又到英國與幾所著名大學洽談合作辦學的事情,算起來,這是第四次重返不列顛。

“海歸”了,一味崇洋,不好。“海歸”了,罵一通留學過的國家,也不恰當。這是一個和平發展的世界,在這個互相包容的全球化的進程中,留學的經曆很寶貴。

注釋:

[0]這是《我的留學回國經曆》一書的約稿。該書由國務委員陳至立做序,教育部部長周濟作跋,《神州學人》編輯部編輯出版。

連任就職講話

(2002年12月25日)

尊敬的李司長、各位老師:

我是1998年由郵電部任命擔任北郵校長的,當時沒有明確任期。2000年,北郵劃轉歸屬教育部領導,教育部倡導並實行大學校長的任期製,我衷心擁護。我相信實行任期製是一種進步,是現代的文明。今年早些時候,我給教育部領導寫信說明,我的任期已滿,敬請教育部物色任命新一任校長。

今天,教育部任命我繼續擔任下一任北京郵電大學校長,任命張英海、任曉敏、張筱華、薛忠文為北京郵電大學副校長。我個人,同時也代表四位副校長,感謝教育部對我們的信任,感謝校黨委對我們的推薦,感謝今天到會的各位教授和各級幹部以及全校師生員工對我們的支持和鼓勵。

北郵校長、副校長是光榮的崗位,因為在他們身後站著一支出色的師資隊伍、一支高素質的教育職員隊伍和數以萬計最優秀的學生。在我們的前一個四年任期裏,北郵實踐了高等教育管理體製和學校內部運行機製的改革,極大地促進了學校的發展;我們完成了“211工程”第一期(九五計劃期間)的建設,以優秀成績通過專家驗收;我們創辦了研究生院;我們大幅度地擴展了學校的辦學規模,同時又使教學質量不斷提高。我們還建設了兩個很不錯的產業集團:北郵通信和北郵後勤。

最近在對全國12個一級學科,即數學、物理、化學、機械、電子、信息、控製、計算機、生物工程、管理、植物、作物學,整體水平評估中,北郵的《電子科學與技術》和《信息與通信工程》都列入全國前三名,而能夠在這樣的影響麵較大的十二個學科中有兩次或兩次以上進入前三名的大學僅九所,這是北郵四十多年學科建設的成就,是北郵全校師生員工的光榮。2002年6月,北京市教委發布北京高等教育2001年質量報告,各項可比性指標都表明,北郵的人才培養質量在北京高校中是一流的。這是北郵全體教師辛勤努力,全體學生刻苦學習的最好回報。

因為是在這樣好的一個學校繼續擔任校長、副校長,所以責任也就特別大。而且,在新的從2002到2006年4年任期中,北郵一定要完成的工作很多,任務很艱巨,所以壓力也就特別大。

學科建設方麵,我們要保持和拓展信息科技的特色和優勢,建設好工學門類,以作為學校的學科主體;又要真正做到工管文理相結合,創造良好的育人環境;同時還要發展那些國家急需的、緊缺的新興專業、新興學科、實現我們提出的“多科性”的目標。

在辦學層次上,我們要真正實現“研究型”的目標,就必須在數量上和質量上提高研究生,特別是博士生培養水平。而要做到這一點需要我們長期的、卓有成效的努力。

在教育的理念方麵,我們更需強調“開放式”,要把眼光放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上思考我們的大學教育,要使北郵的各類畢業生能夠適應經濟全球化進程中的社會發展需求。

在未來的4年中,我們要通過研究生院的試辦驗收,要致力於“211工程”第二期(十五計劃期間)的建設,要建成昌平新校區,2005年我們要迎接五十周年校慶……,我們真有許多許多事情要做。

老師們,我們今天是新上任的校長、副校長。同4年前一樣,我們仍然有一種神聖的感覺。在現代就職就業觀念中,在實行任期製的情況下,我們用不著說一些“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那般壯烈的言辭。但是敬業精神、負責態度、不謀私利、團結協作是最基本的職業道德,我們今天接受任命的校長、副校長是一定要恪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