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鳳四年九月初一,坤元殿大朝會。
雖然已經略有顯懷之相,但今日女王還是按慣例穿了一身大紅色的新式禮服上朝,一頭長發也束成幹練的馬尾墜子,在朝臣麵前把精氣神提得高高的。
按照慣例,這每月的大朝會基本上也就是一個通氣會,也就是讓國務院和戰爭部以及相關的司局互相通報一下上個月發生的大事,以及本月又有什麼重大的安排。
但具體相關的事務處理意見,乃至於相關的具體對策和方針,卻並不會在朝會上討論,因為女王和監國王製定的鳳朝政務體製,在設計上確定了皇家不會幹預國務院的政務,而國務院也不能去幹預皇家的軍務。
當然了,在製度設計上,這原本不管是國務院的政務還是皇家的軍務,在未來都將要接受國會的質詢,但如今新朝才將建鼎,組建國會的時機尚未到來,因此質詢的環節隻能暫時擱置起來。
便也說今日的大朝會,所設議題倒也不多,先是有房玄齡代表國務院做了一係列的政務簡報,將過去一個月中國務院處理的各類重大事務簡單的介紹了一下,基本上也沒大事,主要一個就是即將開始的秋收和各地托管區域的民有私田報備推進情況。
先來說秋收,作為一年中最重要的政務項目之一,國務院這邊的準備肯定是充分的,而且今年夏天由監國王主導的夏收也算是很好的參照,所以房玄齡這邊的各項準備倒也日臻完善。
從數據上來講,根據農業司預估出來的數據,今年的秋收估計單是實控區這一塊的公田便至少能收獲超過一百五十萬石的主糧,若是再算上各地數量超過公田至少三倍的私田產量,還有各地小規模的畜牧業預估的產出,自楊隋開國後有史以來極為少見的區域性大豐收自然成為了定局。
不過,豐收雖然是好事,但如何把豐收有效的轉換為生產力,這就是一個很大的課題了。
當然,這個問題肯定不是房玄齡他們需要思考的,他和他手下的一幫人目前能夠按照監國王的交代把事情安排好就不錯了,很多高層次層麵的問題哪怕是整個國務院也都還是迷糊著呢!
比如說,為什麼都是同樣的土地,楊隋時代是怎麼種地,如今也是怎麼種地,可偏偏當鳳朝確定不對公田征收地租和賦稅之後,結果輕而易舉就獲得了豐收。
尤其是夏收的時候,本來想著租賃公田的百姓既不用交地租也不用交賦稅,收獲的糧食除了自用之外,當然會想方設法高價賣出賺取利差,可結果各地反饋回來的消息卻是百姓們居然上趕著把海量糧食往各地的國儲糧站送,都說如今朝廷既然都不收租稅了,若是還不把糧食賣給國家豈不是沒了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