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順著這話一想也對,若是老百姓個個都窮困潦倒,餓得前胸肚皮貼著後脊梁骨,你叫人家拿什麼過節,反之也就百姓們個個都能豐衣足食,大家也才有能力辦置吃穿用度來過節。
就聽賈衡問道:“如此說來,這‘民無節不豐’倒也有理,不知這‘市無節不通’又是何解?”
這次不等酒保作答,馬周卻是主動笑道:“此解何難,若是百姓家家富裕,舍得花錢置辦節慶事物,兩市商家自然要置辦貨物,互通有無。”
說著馬周還一指窗外街道上隨風飄飛的鯉魚旗,道:“就說今日這魚龍節,這天下便不知銷得幾多布帛、錦緞,此策妙哉!大妙也!”
話說到此處,再是愚鈍的人也該想明白過來,也才發現這句話裏包含的學問竟是如此深奧,不禁對監國王智慧感到折服。
眾人慢慢來想,道理卻也不差,的確是先有百姓富裕了願意為了過節花銷,也才有商人為了牟利置辦貨物,二者因此交易互通,商市也才能夠繁榮,而若是舉國都是窮困之人,大家都拿不出錢來購買商品,這市場自然也就蕭條了。
卻說這日的宴飲,有了這等市井閑聞佐酒,馬周等人自也是盡興而歸。
歸來之後,馬周思索自己早把童生試和秀才試的考試資料學了個通透,再做複習也無用處,便幹脆放飛了自我,大著膽子走出了家門,穿梭於市井間探查起了新都的風物來,這樣也才知道近月來他的埋頭苦讀,卻是叫他錯過了許多大事。
首先,最叫他感興趣的便是墨家三派聯袂抵達新都,然後竟是分別建起了三座學院的事情。
其次,便是這新都的建設速度,也是叫他瞠目結舌,單是一個“日新月異”都不足以描述了,就比如他剛來新都時,位於四環的居民區裏還大多是一戶建和兩戶建的小型住房,可結果僅是幾月時間,便能瞧見四環之內往城市中心方向竟是有無數五六層乃至七八層的高聳樓宇拔地而起。
此外,不但市政建設方麵的變化也一天快過一天,路邊的民居住宅拔地而起的同時,各種造型各異的大型建築也紛紛動工興建,還有大量的市場和商業街也是紛紛建成,一座前所未見的巨型城市輪廓竟然已是大致形成。
而最讓他感到詫異的,還是這新都居然至今都沒有修建城牆,甚至聽市井傳言說日後也都不會修建城牆。
防采集,自動加載失敗,點擊手動加載,不支持閱讀模式!
禁止轉碼、禁止閱讀模式,下麵內容隱藏,請退出閱讀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