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周進門之後,便被同窗直接拉去主賓之位坐下,待得簡單寒暄之後,也就聽那做東道的同窗笑道:“賓王兄,可瞧瞧今日某等有何不同?”
說著同窗等人都是笑盈盈來瞧,馬周定睛一瞧,先是瞧眾人外表並無什麼異樣,直到眾人紛紛起身做了個轉身動作,也才瞧見眾人腰下似乎都多了一個掛飾。
這掛飾形似圓筒,倒也不大不長,眾人之中約有半數材質似乎為檀木,另外半數或為白玉或為青玉,各有不同。
馬周今日過來,身上僅是一襲長衫,並無什麼身外之物,因此自然也就瞧出這掛飾的不同之處,當即便也虛心求問起來,同窗見狀也不拿捏,便也叫人取了幾件掛飾與他瞧看。
結果馬周接過一瞧,也才發現這掛飾算起來自己也有,便是當初剛入鳳都時,在所謂的派出所接受戶籍登記之後,由派出所發給用來裝戶籍告身的容器,隻不過當時他拿到的是一個用薄鐵皮製成的圓筒,不似同窗這等檀木美玉如此考究。
也就在馬周正有些納悶,這等飾物有何顯擺之處時,同窗便也叫他將此物拆開來看才知不同,結果叫他拆開一瞧,也才發現圓筒裏除了一張戶籍告身之外,竟還有一張學位證明。
並且,檀木掛飾裏取出的都是童生的學位證明,而玉質掛飾裏拿出的則是秀才的學位證明。
驚訝之下,馬周忙也來問情況,也才知道這些同窗也是近月之間來到新都,但他們卻是大著膽子分別參加了最近的幾期機動考試,卻不想竟然是各有建樹,最差的自然是僅僅考過了童生,而不少根底紮實的則是直接考上了秀才。
而這掛飾也是官方發給,檀木用以標示童生,美玉用以標示秀才。
瞧著眾人都是檀木、美玉,馬周頓時覺得麵上無光,不過眾人也知道馬周來了新都之後一直埋頭苦讀,如今雖然還無功名在身,但他學問畢竟不差眾人,考取功名自然是早晚的事情,倒也沒有絲毫譏笑之意。
隻不過是覺得自己快人一步得了便宜,總要與人顯擺一番才是,顯擺完了便也開席暢飲,快意談論起天南地北之事,大快朵頤起來。
馬周今日無妄之下吃了一記群嘲,雖然壓住了麵色,但心中隱隱還是有些煩悶,待得酒過三巡之後,馬周也才拉著今日做東道的同窗私聊起來,想要探一探這機動考試有什麼講究之處。
結果同窗這邊卻是沒說出個什麼所以然來,直言考試過程極為簡便,考場規矩不多還免費提供考試用具,參考隻需空手進入便成,童生試全程用時三個時辰,足夠做完三套試卷,而秀才試分作上午下午兩場,每場考試兩個時辰,三套試卷按科目分作四場,三日之後便能得出成績。
馬周聽來頓時瞠目結舌,哪知同窗卻是笑道:“兄可是認為這等同兒戲?非也!叫某看來,此才是真真的新朝氣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