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一章 新節(1 / 2)

天鳳四年的八月初八,在這個時代本不是什麼節日。

不過由於這新朝剛剛建鼎新都,為了活躍市場彙聚人氣,民間多有商賈想方設法尋些由頭出來操作,如四月時本無什麼節日,但見四月初八的時候一些佛徒硬打著佛誕的名義搞事,便也給了好事者思路。

隨後,這年的五月端午倒是正式的節日,官府雖然本就逢五休沐,但端午這天還是主動調休一日,並且還在牽頭舉辦了劃龍舟、包粽子、乃至各種各樣紀念屈原的活動,倒也讓民間知道了官方的態度。

這隨後的六月六在後世可算是個大節,但在這隋末時代卻還沒成什麼氣候,然而也就在民間商賈絞盡腦汁苦想由頭的時候,官方卻是順勢把這事給辦了,直接下發朝廷公文宣布這一日乃是“正陽節”,調休全國調休一日。

而所謂的“正陽節”,乃是指農曆的六月初六這日,正是每年入伏之季,乃是一年之中陽氣漸盛之始。

至於說這“正陽節”又該怎麼過,官府也給出了官方指導意見:因是入伏之季,所以這一日想來各地都該是晴朗夏日,因此建議百姓將自家的衣被、書籍都拿出來晾曬去了潮氣,另外這外嫁的女子也當打扮收拾一番,漂漂亮亮的回一趟娘家,幫娘家做些晾曬衣被,灑掃清潔的活兒,到了下午再由女婿過門來接,一家人再和和美美的吃上一頓好飯,然後夫妻倆雙雙把家來還。

而民間瞧了這官方指導意見,倒也覺得這節竟也不錯,這曬衣曬被本就是百姓生活,而外嫁女回門探親也是天經地義,自然也就安排上了。

而到了七月七,這乞巧節本就是咱們漢人的千年老節,倒也不用多說什麼,官府民間自然也就安排了。

而八月八本來無節,因為這八月十五可就是中秋了,但也就民間無甚期望的時候,官府卻是再次發布公文,宣布將這八月初八定為“魚龍節”。

而這“魚龍節”到底是個什麼節呢?

為此,官方自然也是再次發布的朝廷公文,對這個“魚龍節”的來龍去脈做了詳盡的解釋:首先,“魚龍節”又稱為“躍龍節”,每一年的這天,各地的學校對應童生、學監對應秀才和學政對應舉人,將會把下一年度準備參加考試的學子資料彙集成冊逐級上報建檔立案,待這些學子日後一旦考過科舉,便等於是“魚躍龍門”,而今日自然就是“魚躍龍門”之肇始,自當以此為節。

再來,便是每月的農曆八月初,正好是江河魚類洄遊大海的日子,正所謂“海闊任魚躍,天高任鳥飛”,“魚龍節”便也正式寓意著一個人的人生由此進入變化之期。

那麼,這新節“魚龍節”又該怎麼來過呢?

對此官府自然也是給出了官方指導意見,簡單來說主要分成三個環節:掛魚旗、吃魚餅和贈魚袋。

先說掛魚旗,也就是到了八月初八這天,每個家庭都應該在自家的庭院裏掛起用綢布製成的鯉魚旗,並以黑白兩色鯉魚代表夫妻,紅藍兩色鯉魚代表兒女,有幾個兒女便可掛起幾條紅藍鯉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