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日4時半,毛偉人登上洛河以西的平台山,來到設在一株杜梨樹下的指揮所,召開部分幹部會議,進行戰前動員,反複強調打好這一仗的重大意義。
會後,毛偉人給警衛員:“現在休息休息,槍聲響得激烈時不要叫我,到打冷槍的時候再叫我。”
淩晨7時左右,一縱隊二大隊在二道川塔兒灣先對敵三十五師騎兵團起攻擊,敵軍大亂,敵團長馬培清隨即把兵力撤到二道川與頭道川的山梁上,窺視方向,準備逃跑。
當馬培清逃竄未及1華裏時,又遭到紅軍一縱主力的伏擊,敵人負責警戒的那個連頓時瓦解,這時戰鬥全麵打響,紅軍左右兩翼配合作戰,截住白鳳翔第六師的一個騎兵團,將其全部繳械,其餘被我擊潰。
白鳳翔率殘部調頭逃命,紅軍追擊5餘裏。
敵馬培清的騎兵團亦被紅軍在山梁上打得七零八落,即率殘部向元城子方向逃竄,逃到齊橋,又遭埋伏在三道川的一縱二大隊的伏擊,經過激戰殲敵5餘人,繳獲戰馬餘匹。
從7時整個戰鬥打響,到9時多結束,全殲敵三師的兩個騎兵團,敵六師的一個騎兵團,擊潰敵六師的兩個騎兵團和敵三十五師馬培清騎兵團。
此役,紅軍總計打死打傷敵人6餘人,俘虜1餘人,繳獲戰馬16餘匹,另外還有迫擊炮、重機槍數十門。
毛偉人醒來後,在視察陣地時風趣地:“步兵追騎兵,這是個創舉啊!”
至此,中央紅軍切斷了長征中一直甩不掉的“尾巴”,結束了長征中的最後一仗,實現了戰略大轉移。
吳起鎮一役,共犧牲紅軍戰士餘人,這些戰士,一部分掩埋在平台山上,一部分掩埋在楊城子,一部分掩埋在劉坪。
戰後,毛偉人為讚揚彭德懷傑出的軍事指揮才能,表彰他對敵作戰英勇無畏的精神,特致電贈詩一:
山高路遠坑深,大軍縱橫馳奔。
誰敢橫槍立馬,唯我彭大將軍!
吳起鎮這一仗,毛偉人率領中央紅軍不僅打了個大勝仗,而且還使部隊得到了有效的物資補給。
紅軍不僅繳獲了敵人大量的先進武器彈藥,而且有吃,有穿,有醫藥。
這正是遊擊隊之歌中唱的“沒有吃,沒有穿,敵人給我們送上山,沒有槍,沒有炮,敵人給我們造。”
中央紅軍從於都出,一路上經曆了太多太多的挫折,而自從中央紅軍到達陝北,使得中國革命邁入了新篇章。
吳起鎮戰役,徹底擊退了敵人的追兵,標誌著中央紅軍長征的勝利結束!
吳起鎮是中國革命偉大的新起點!
中央紅軍進入吳起鎮後,嚴格執行三大紀律八項注意。
紅軍戰士們,不顧疲勞和饑寒,幫助群眾打掃院落,挑水劈柴,不拿群眾一針一線,凡損壞的東西,照價賠償。
宿營在頭道川的張永強連隊,,做飯燒壞群眾的一口缸,及時賠償了兩塊銀元;住在吳起鎮的紅軍,打破了群眾的一個瓷盆,硬是賠償了五角錢;紅軍受驚的馬,踏壞了百姓的豬食槽,也賠償了一元錢。
中央紅軍,從1月18日進駐吳起鎮,到1月日離開,共1的時間內,完成了一係列的重大活動和休整任務。
日上午,在吳起人民的熱烈歡送下,中央紅軍分別取道洛河川、寧塞川,向陝甘邊蘇區政府所在地下寺灣前進。
至此,吳起鎮作為震驚中外的中央紅軍二萬五千裏長征的結束地,被光榮地記入中國革命的鬥爭史冊,具有極其光榮的政治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