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68章 切尾戰役(1 / 2)

當晚上,毛偉人主持召開了團以上幹部會議,研究對策。Ww W COM

當時在一些紅軍幹部中,對打還是不打,意見並不一致。

有一部分人不主張打,認為紅軍長途行軍,大家都很疲勞,情況又不熟悉,沒有把握打勝,等把這些敵人引進蘇區,了解情況後再打,毛偉人和許多同誌則認為一定要打。

毛偉人分析指出:“我們疲勞,敵人也疲勞,吳起是山區,不利於騎兵作戰,況且我們已有打騎兵的經驗,另外,我們已經到了陝北革命根據地,有良好的群眾基礎。”

根據這些有利條件,最後決定:“不僅要在吳起打這一仗,而且一定要打好,決不能把敵人帶進陝北蘇區來。”

紅軍各參戰部隊,根據中央軍委的部署,先後於1月19日晚、1月日晨,分別進入戰地布防。

一縱隊駐防於吳起鎮及二道川塔兒灣以東,埋伏於三道川和二道川與頭道川之大峁梁上,在敵之左側,其中四大隊埋伏在頭道川的楊城子左右山坡上,準備截斷敵人的退路。

二縱隊駐防於吳起鎮西北亂石頭川的梁台、郭溝門一線,埋伏於頭道川與亂石頭川之間的山梁上,在敵之右側。

三縱隊駐防於吳起鎮東南寧塞川的宗圪堵至彭溝門一線,埋伏於洛河東側吳起鎮的燕窩梁上,在敵之正麵。

中央紅軍布下口袋陣,嚴陣以待,隨時準備全殲來犯之敵。

民黨軍隊在何連灣集結後,於1月18日拂曉奉命追擊紅軍,以騎兵為主力先行,步兵隨後跟進。

敵軍師長白鳳翔率六師三個騎兵團,敵副師長張誠德率三師兩個騎兵團,統歸白鳳翔指揮,敵三十五師馬培清騎兵團因地形熟悉,走在最前麵。

他們日夜兼程,死死咬住紅軍不放,猶如甩不掉的“尾巴”。

1月19日晚上,馬培清騎兵團先行進抵鐵邊城附近宿營,距紅軍僅有十多裏。

為了使紅軍主力在吳起鎮集結,中央幹部團擔任狙擊敵騎兵追擊的任務。

團長陳庚命已經升任連長的張永強,率48人埋伏在距鐵邊城約十華裏的王畔子東西兩個山坡上待機殲敵。

1月19日太陽剛出時,駐在鐵邊城的馬培清騎兵團,派出一個排,順頭道川偵察前進,當敵人進入紅軍的射程時,張永強一聲令下,機槍、步槍一齊開火,敵騎措手不及,很快就被打散。

隨即敵一個連的兵力,又向紅軍的陣地撲來,傾刻之間,仍被張永強的人被打散。

午後,敵三十五師騎兵團的一個營在飛機、迫擊炮和輕重機槍的掩護下,順著溝、塄坎向紅軍陣地襲來。

紅軍戰士以一當十,激戰兩時,敵騎兵再次被紅軍擊退。

紅軍幹部連以少數人牽製了敵軍的兵力,給紅軍主力爭取了時間,保證了在吳起鎮的集結。

完成狙擊任務後,張永強連於晚間1時撤離了陣地。

1月日,敵三十五師騎兵團讓開中路,又順二道川與頭道川之間山梁偵察前進,從側翼夾攻。

下午,敵人準備在二道川劉河灣一線宿營時,遭到紅軍一縱隊的伏擊,馬培清憑借有利地形,重新將部隊布防在頭道川與二道川之山梁上,在一塊尚未收割的蕎麥地裏修築工事,準備在此扼守。

入夜,馬培清估計情況不會有變化,便留一部分人由一個連長帶領,在蕎麥地防守,其餘都撤到二道川塔兒灣附近休整。

次日,白鳳翔率兩個騎兵師由正麵推進。

白鳳翔部憑借人多勢眾,裝備精良,氣勢洶洶順頭道川奔馳而下。

在黃昏時分,敵三師兩個騎兵團進入紅軍包圍圈,埋伏於楊城子山坡上的紅軍一縱四大隊約6人趁敵不備,突然起攻擊,經過兩個多時的激戰,打死打傷敵軍4餘人,繳獲戰馬1餘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