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新紀元與教皇之爭(1 / 2)

一戰結束的第二天,以星光之地為首的眾神使團便登陸了教國領土,他們自稱為諸神最虔誠的追隨者,也是自大崩壞後便代替眾神維穩世俗世界的最高存在,此次拜訪一是為了恭喜聯盟結束了戰爭,二來是為了代表諸神殿宣布回歸日的結束以及新紀元的開始。然而人們並不買賬,甚至還帶有一絲反感與敵意的審視過他們。根據史料記載,人們普遍對於這些長相古怪,衣著過分華麗的異鄉人持不友好的態度,個別的狂信徒還會當街與他們挑釁鬥毆。

這種暴力行為的背後原因無他,依舊是信仰問題,這是貫穿混沌時代的一個終極問題,也是日後諸神與凡人的矛盾根本所在,正如前文所提到的,在一戰結束前,諸國的信仰大抵分為三種:月神,阿奢尼,海拉。人們也根據這三種信仰不斷演變出了以三者為中心的英雄神話與神明譜係,例如誕生於戰爭中的北海史詩以及落師門之戰,還有北海大戰時期所誕生的千風之主,這些二次文學創作的誕生無疑使得三者在民間的影響更為根深蒂固。人們也因此逐漸習慣了這些偶像,並願意為這些偶像進行禱告,他們之間的關係就如同藤蔓與大樹的關係一樣,人民如藤蔓一般攀援而上,而那棵名為信仰的大樹則給他們提供足夠的陰涼與養分。

正是因此,當這些使節前來時,舊大陸的人們才感到了普遍的恐慌,因為諸神殿的信仰是如此成熟,成熟的無法納入或被納入他人的信仰之中,也無法與三神的神話相互融合,自洽。換而言之,這一信仰是具有排他性與獨一性的,這也就是人們恐慌的根本原因,人們害怕這一信仰取代了他們所虔誠侍奉的一切,即使這一信仰在後世看來是極其溫和的。

諸國國君對此的看法卻與民眾們相悖,特別是以海拉和坡托安:

“你們的姊妹,謙卑的冥府主人海拉向你們致敬,蒙福之地的眾神們,你們是這個世界的獨一,也是這個世界最初的君王,你們的子民將帶領我們,這蒙昧而混沌的舊大陸踏入第二個新世界,也就是命運所欽定的第一個時光,我們將在那裏重建這宏偉的迢迢星河,重新播種那紅的晃眼的彼岸曼陀羅,為你們屈膝這將是何等的榮光!它代表著新諸神與舊諸神的和睦,也代表著四海的再度結合!這是我的榮幸也是大地的榮幸,這榮幸終將使冥府的河流為之歡暢,天堂的樂曲為之高亢!我歡迎你們,也歡迎回歸日的結束與新紀元的到來,這是上一個時代便注定的,也是所有神明所終將麵對的未來。”

“我歡迎你們,但也厭惡你們,你們的謙卑讓我讚歎,但你們的臣民讓我厭惡十分。要知道信仰是自由的,也是有選擇的。而你們的人卻絲毫沒有意識到這點,不斷的擠壓著虔誠信徒的生存空間,逼迫他們向你們跪下,這難道就是所謂的諸神信仰的文明與高潔?不!我才是這個國家至高無上的統帥,也是數千萬臣民的保護者,我維護他們的信仰,也尊重他們自身的權利,這是天命所給予我的,也是諸國所贈與我的最甜美的負擔。而你的信徒們,你的使臣們卻在威脅於我,威脅於這個帝國!他們妄圖將信仰淩駕於我之上,淩駕於至高皇權之上!這是不義的行為,我有必要提醒你,提醒諸神殿的每一位尊神,這是世俗皇權所籠罩之地,這是諸神所不可觸及之地,朕即天命,朕即是國家!坡托安的雄獅隻有也隻能是月神的夥伴!”

兩者截然不同的態度也反映了在那個時代的兩種製度間的矛盾,即集權製與封建製的衝突,教國所依賴的與其說是宗教,倒不如說是依靠諸教長在地方間的權威與勢力,特別是在一戰結束後,海拉所代表的天上宮一方與地方教長間唯一的紐帶(即反叛的諸教長)被徹底蕩滌幹淨後,這種形勢也越發明顯與嚴峻,地方教長的強權以及威脅中央的態勢,不斷衰退的中央政府與直隸教長的不斷做大,這些與其說是海拉本身的能力不過關,倒不如說是封建製所帶來的惡果之一,君王缺乏一個強而有力的政府以及軍事實力來抗衡地方諸侯,也無力去幹涉地方諸侯的發展,盡管在教國初創時期,這一製度使得海拉政府可以從冗雜的公共事務以及經濟活動中抽身而出,但無疑也給予了地方政府以抬頭的機會。因此人們在研究一戰時期的曆史時,曾認為海拉發動一戰的原因與其說是對抗反叛諸教長,倒不如說是嚐試將自己的權力不斷擴散開來,達到架空各地諸侯的目的。當然,結局我們已經知道了,海拉政府雖然成功的結束掉了反叛教長的統治,但因為錯誤的引入了聯盟以及本身的軍事實力薄弱,導致了地方諸教長勢力迅速取代了海拉所委任的代官。自此海拉的政治努力宣告終結。

而坡托安家族之所以可以對諸神殿出言不遜也完全是因為她背後所依靠的是一個完整而又強大的統一政權,即西方帝國,雖然這一政權才剛剛建立不過五年而已,但有賴於內戰時期諸侯們所建立的良好交通以及同一文化歸屬感,故而帝國政府並沒有淪為各地諸侯間的玩物,相反,在集權製方麵,他遠比他的東方鄰居要做的優秀的許多。這也就是為什麼坡托安家族並沒有像它的盟友那樣屈服於外來勢力,相反,在國家主權方麵反而分毫不讓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