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重生(已修改)(2 / 3)

[編輯本段]【孟婆莊的故事】

孟婆在陰間開有一家孟婆店,而她所住的地方就叫孟婆莊。在清人沉起風的《諧鋒》卷八中有一關於孟婆莊的故事:

葛生不喝迷魂湯得返生從前有一歌妓叫蘭蕊,她有一個如花似玉的妹妹玉蕊。玉蕊和葛生相戀至深,但因為葛生很窮,娶不起玉蕊,後來蘭蕊因病而死,葛生則因無力與玉蕊相守一生而殉情。

葛生死後,來到陰曹地府,閻羅王看他死得無辜,就判他投生為人。葛生聞令後,便準備再去投生。葛生一個人呆呆地走著,忽然來到一個攀滿蘿藤的棚子底下。隻見好幾百個男男女女,爭先恐後的搶那付瓢杓,急急忙忙的向爐頭舀水來喝。

葛生因為走累了,覺得口幹,便也想上前去飲用那瓢裏的水。這時,有一女子從棚子後麵走出來,葛生仔細一看,竟然是蘭蕊。蘭蕊問他為何來此,葛生便一五一十地告訴了她。蘭蕊知道後,便輕輕地對葛生附耳說道:“你難道不知道這裏是孟婆莊嗎?還好今天孟婆去給寇夫人祝壽,命我暫時掌管瓢杓。要是你和那些人一樣,也喝了這瓢裏的迷魂湯,你就返生無路了。”

葛生一聽,不禁感到慶幸。後來,在蘭蕊的指點下,葛生尋得舊路,重返人世。

另外,在清人王有光《吳下諺解》的“孟婆湯”中,也有一段關於鬼魂被灌迷魂湯的描寫:

人死之後,首先經過的是孟婆莊。眾役卒押送鬼魂從孟婆莊的牆外走過,至閻王殿去接受審問。判定後,則將生前功過錄入轉回冊中。凡是被判轉世投胎的鬼魂,就再從孟婆莊走回去。孟婆莊的門口有一個老婆婆站在那兒招呼來者,步上階梯,進入裏麵。莊內全是雕梁畫棟、朱欄石砌;屋內,觸目皆是精致華麗的擺設,有珠玉做成的簾子,廳中還擺了一麵玉雕的大桌子。

待來者入屋後,老婆婆便叫出三個女孩子來,這三個女孩子分別是孟薑、孟庸與孟戈。三人都穿著紅色的裙子和垂著綠袖的上衣,個個如花似玉、貌賽天仙,而且輕聲細語地呼喚郎君,還以手拂淨席子請來者坐下。

來者坐下後,丫鬟便送上茶水。三個美女環伺在側,皆以纖纖玉指親奉送茶,玉環叮叮脆響,陣陣奇香襲人,在如此情境中,實在很難拒絕不喝。才一接過茶杯,便覺目眩神馳,輕輟一口,隻覺清涼無比,其能解渴,不禁一飲而盡。喝到底忽見有一匙左右的濁泥在杯底沉著,待抬眼一看,發現原本貌美迷人的美女和老婆婆都成為僵立的骷髏。

走出門外一看,原先的雕梁畫棟盡成朽木,如置身荒郊野外,並忘卻生前一切事物。就在驚慌失措、痛苦不已的當頭,忽然大哭墮地,成了一個什麼都不知道的小嬰孩。

【文學】

我隻做一種藥,能讓人忘了心裏最痛苦的往事。世人都叫它孟婆湯。

我原本吳氏。

家族卑微,生來有姓無名,十五歲嫁入孟家,人稱孟娘。

宿於沁園,每年冬末,萬株玉蘭繁花似錦,芳香四溢。

山林四周種滿各類藥草,共計千種,無論何季,都能看到藥花漫山開遍。

夫孟夕與我,懸壺濟世已有五載。

那年,秋,清晨有陽光穿過竹簾照進來,我將簾子拉起,推開窗,有露珠從木欞花落,外麵紅楓似火,隨風盈盈而動。

楓下站一女子,粉衣如花,雲鬢輕斜,隻是麵色蠟黃,實有憔悴。

“我的下人曾到過府上請過孟郎中,郎中不肯過府,隻好親自來此。”

她道,身邊隻帶了一個小丫頭,衣著考究,舉止不俗。

“孟娘……”

孟夕的眼睛從我的身上穿過,落在了粉衣女子的身上,我看到他眼中撩起的光暈。

那女子雖病容滿麵,卻掩飾不住天生麗質,香豔妖嬈,任何男人都會動心。

孟夕是個男人,塵世中有血有肉的男人,相宿五年,他想什麼,我懂。

秋至冬末,時見寶馬香車新轍。

女子來園頻頻,氣色好了很多,麵帶紅潤,笑聲朗朗,見到孟夕更是如此。

平日裏,孟夕在園中越來越沉默,時常一個人很長時間呆在配藥房,足不出戶,行為隱密而怪異。

我問孟夕:“那女子是何人?”

“明珠公主。”孟夕話語不多。

“那樣的女子,蘭心惠質,誰看了都會動心。”我歎道。

孟夕背過身隻顧配藥,故意不睬。

“明日我代你替她看病。”我道。

“她是我的病人。”孟夕不溫不火。

我怒,反手將他手中的配藥盤打翻在地。

整整一個月,彼此沒有說過一句話。

每日,總能看到孟夕披著外衣在配藥房裏呆得很晚,不停的咳嗽。

我拉下簾子,討厭這種裝病嚇人的模樣,像這樣的事已經是第三次了。

我說過第三次,就再也不會理他,無論他如何耍小聰明也是徒勞。

平日裝得再像,也瞞不過明珠公主的耳目。

“你和孟郎中已一月無語?”她說,眼有嘲意。

我看著她冷道:“這是我們夫妻間的事,不用外人閑看。”

“皇上已將我配婚與他,他的事就是我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