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那遊戲裏的妹子戰鬥都是要穿著某種名叫艦裝的黑科技產物才行。
於是我開始胡亂分析,說不定我也有這麼一套這種裝置,而且這種裝置是隱形的並且能夠給人類使用——這也就解釋了我現在為什麼能夠自如移動。
“艦裝的使用應該是需要口號吧,如果我真的穿著艦裝這種東西的話。”我自言自語道。
接著我略微思索了一下,右手向前一揮,同時用自信十足地語氣對著海麵來了一句:“艦裝展開!出擊準備!”
結果那一瞬間並沒有發生什麼,正當我在內心暗罵自己十分尬的時候,這一瞬間過去了。
隨之而來的是一聲巨響,以我為中心,長二百多米,寬四十多米的海麵瞬間強行被下壓,就好像將一塊體積龐大的物體直接塞入了水中,而擠壓產生的海浪則開始向四麵八方湧去,甚至直接一波淹掉了我之前待的那座小島的頂部……
出現在海麵上的是一艘艨艟巨艦,準確的說,是一艘在我之前那個時代因為航母的淫威已經落伍了的戰列艦。
長285米,寬38米,水線長度271米,水線寬32米,全艦型深18米,中部幹舷高度6米,平均吃水深度12米,標準排水量65300噸,滿載排水量77000噸。
不看別的設計,光看這排水量和其他的數據,在我看來這已經超過了我印象中最終極的戰列艦大和號的數據,甚至強於美帝還沒造出來的蒙大拿級。
當然如果你要拿元首的h係列意淫圖紙來比的話那我也就沒什麼想多說的了。
艦首采用我十分喜愛的飛剪式艦首,也就是一般意義上的大西洋艦艏,水線以上大角度傾斜,在插入水麵時又轉為垂直,簡單來說就是上半部後傾且具有弧度,下部垂至插入海水內,在接近水麵及水麵以下的位置,艦艏的寬度被極度縮短,從而達到了提高航速和穩定性的目的……
同時兩側舷也大幅度外飄,並且隨著幹舷的高度變化外飄的角度也在變化,總之就是艦艏的外飄最厲害,中部尾部幾乎已經沒有外飄的設定了。
全艦采用的是平甲板艦型,也就是北卡羅來納級,依阿華級或者俾斯麥級之流采用的艦型,全艦甲板一體,不過這艘船的設計與俾斯麥級還不太一樣,這艘船的艦艏因為減少上浪緣故采用了微微升起的設計——這裏就有點像美帝後期那一票bb了。
接下來是最關鍵的主要火力方麵,這艘戰艦采用四座三聯裝430mm火炮,這有點讓我不爽,畢竟有上個時空留下的病根,覺得戰列艦主炮口徑還是406或者460比較好一點……
不過在看了這種艦炮的數據之後,我直接就把所謂的眾生平等460扔到一邊了。
長身管外加輕重兩種穿甲彈,讓這款艦炮的射程完全超越了大和級,達到了驚人的48千米,而且按照理論彈速及穿甲效果來看,在射程範圍內完全可以擊穿大和的主裝甲帶……
更別說配備了全自動裝彈機從而達到喪心病狂的火力投射速度……
裝甲采用重點防護,該厚的地方厚該薄的地方薄,其中最厚的炮塔正麵裝甲達到了670mm,主裝甲帶也有450mm的厚度,外加采用的材料是某種我不認識的合金,硬度達到了一個十分可怕的程度——大概就是可以免疫某眾生平等94式艦炮在十七千米以外的直接命中。
從各個方麵上來看這艘船都是一艘十分強大的戰列艦,嗯,但是我卻實在高興不起來。
知道我為什麼對這艘船的數據了如指掌嗎?因為在展開艦裝之後我他媽才發現我就是這艘戰列艦——是的你沒聽錯,這艘戰列艦就是我的本體。
這簡直坑爹啊!
剛才在展開艦裝後我下意識的對全艦進行了一次自檢,接著檢查得到的數據結果就這麼直接反饋到了我的腦海中……
不過這也解釋了為什麼我之前喝那個島上的水感覺是淡水,因為這艘戰列艦上居然有一套龐大的淡水淨化裝置,所以我無論喝什麼到嘴裏都變成了淡水……
也是我腦抽,當時怎麼就沒想到一處被海洋包圍的小島上麵怎麼可能有淡水存在……
上個時空是個人類的我這個時空居然變成了戰列艦,而且我一點人生經驗都沒有啊……
說實話,有沒有人能教下我這時候該怎麼辦,在線等挺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