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Chapter003 身上掛滿了黑科技的我(1 / 2)

最終我還是接受了自己變成了一艘船這個事實,開始審視自己現在的狀態。

我現在正處於一種比較神奇的狀態,自己的視野突然由原來的隻能看到前方轉變為了能夠有繞著我周圍三百六十度的全部視野,而且這視野十分廣闊,最遠可達二十六千米左右——我估計這是按照我的“眼睛”,即瞭望塔的最遠觀察距離。

按照瞭望塔高度和赤道半徑算了算,我發現這顆星球跟穿越前的地球幾乎差不多,所以我覺得幹脆就把它叫做地球算了,免得改口麻煩。

如果我放飛我身上載著的水麵偵察機的話,視野又能夠增加很大一個檔次。

至於超出直視距離的地方,我雖然看不見,但是可以感知到。這完全就是艦載對水麵雷達和對空雷達的功效了,令我有些遺憾的是這些雷達功率普遍都不大,跟我穿越前那些科技怪物根本沒法比,最遠隻有一百多公裏的探查範圍,甚至還不如我起飛一架水麵偵察機所產生的視野……

至於說水下,我也是搭載了聲呐的,隻不過因為我不是專職反潛,所以這聲呐也就能夠用來探聽潛艇和魚雷的方向,船上根本沒有能夠用來反潛的設備。

當然我其實可以大角度傾斜船身接著用艦炮轟擊水麵——不過有這閑工夫的話我不如直接用船身去撞沉那艘潛艇了,是的,就像是人類曆史上第一艘無畏艦那樣。

關於這艘船的動力,我在檢查自己的動力係統時才發現我簡直是黑科技的載體,戰艦的動力係統采用可控核聚變反應堆作為能量來源,龐大的核能轉化為電能之後輸入艦尾的四座常溫超導磁流體推動引擎,將電能直接轉化為流體的動能,讓我能夠以空載46.5節滿載49節的最高速度飆船長達幾個小時。

某魔法遊戲中引擎過載的哈巴羅夫斯克:“你過來我跟你講講道理。”

這種不用鍋爐不用輪機的設定簡直讓我覺得無比美妙,核反應原料可以直接從海水中提取,反應過程中沒有煙霧,能量轉換率很大,而且去除了螺旋槳轉動時的機械噪聲,這也就意味著潛艇根據螺旋槳音的探測對我來說根本就是無效的。

其實最好的就是我的船身上時刻都是幹淨的,不會被煙塵熏黑。雖然作為一艘船來講愛幹淨沒什麼必要,但是我對這方麵有一定的強迫症,這艘船沒有煙囪真是太好了。

既然說到這裏了,那就來談談這艘船的上層建築,這艘戰艦的上層建築位於整艘船的中部,簡潔而又不失美感,與ijn那種違章建築不同,這艘船的艦橋高度不算高,並且有一定角度的後傾,外加形狀作用,在正麵的投影麵積十分小,有效減少了風阻對航行造成的影響。

艦橋後部就是瞭望塔的位置,這也是全艦最高的地方。

在這之後就是原本應該是煙囪的地方了,不過因為是核動力驅動省去了常規燃料排放煙塵的麻煩,所以這艘船直接就沒有排煙道,位於主艦橋和瞭望塔後方的是一座向後傾斜,比艦橋高度略低,看上去像是第二艦橋但實際上是武器指揮所的地方。

至於第二艦橋則位於第三座主炮的前側,是一棟比武器指揮所還要低的建築。

說完了主要建築,來說說我身上裝載的副炮及防空炮。

副炮左四右四共八座炮塔,其中單舷前後兩座采用雙聯裝130mm炮,中間兩座則采用三聯裝130mm炮,可對海可對空,對海射程15千米,對空射程12千米,配備有穿甲常規兩種彈種,並且在防空方麵有著精度還算不錯的近炸引信。

而說到防空,插遍了我全身上下,高達一百門各種口徑的全自動防空炮表示飛行員你根本不懂得生命的可貴。

這種水平的防空火力足以讓小飛機所掛載的魚雷或者航彈根本沒有機會投下……

對此我隻有一句評價,不管是誰設計的我,那個人一定患有十分嚴重的火力不足恐懼症。

其實我現在這種和艦體共存的設定有點難受,相比之下我還是喜歡我最初的那個人類形態,這也正是我想努力的地方,能不能讓我的人類形態和現在的戰艦本體共存,就像是海藍鋼……啊不對,是蒼藍鋼鐵的琶音那樣。

經過無數次的嚐試之後我成功的做到了這一點,我將意識聚集到一起,最終成功塑造出了我在之前島上的那個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