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章 市場預測概述(3 / 3)

定性預測法簡便、易於掌握,而且用時少、費用省,因此得到廣泛運用。在市場現象的影響因素無法量化、數據資料不夠充分的情況下,運用這種方法效果更加顯著。

定性預測法主要有消費者購買意向預測法、集合意見法、專家意見法、指標預測法、類比法、指數擴散法、產品壽命周期預測法等。

2.定量預測法

定量預測法也稱統計預測法,它是根據已掌握的比較完備的數據資料,運用一定的數學方法進行科學的分析處理,借以揭示有關變量之間的規律性聯係,用於預測和推測市場未來的變化情況。

定量預測法偏重於數量方麵的分析,受主觀因素的影響較少,預測結果比較精確。不過,定量預測法也有局限,對預測項目的曆史數據資料要求較高,對預測人員的預測技術和能力要求較高。

定量預測法大致可分為兩類:時間序列分析預測法和因果分析預測法。時間序列分析預測法可以分為常用平均法和趨勢延伸法;因果分析預測法可以分為回歸分析預測法和經濟計量預測法。

時間序列分析預測法是研究預測對象與時間因素的關係,或說隻研究時間序列本身,是根據市場過去的變化規律預測未來。平均法對時間序列的變動規律的要求並不十分嚴格,而趨勢延伸法則相反,所以,時間序列分析預測法可以分為常用平均法和趨勢延伸法。

因果分析預測法是研究預測對象與影響因素的關係,是根據自變量與因變量的相關關係預測未來。回歸分析預測法是一種極為重要的因果分析預測法。回歸分析預測法分為一元回歸預測法和多元回歸預測法。一元回歸預測法是一種常用的回歸分析預測法,它包括一元線性回歸分析預測法和一元非線性回歸分析預測法。一元線性回歸分析預測法又是常用的回歸分析預測法。

(二)市場預測方法的選擇

隻有準確選擇市場預測方法,才能獲得比較準確的預測結果,才能做出正確的經營決策。企業進行市場預測時,要考慮以下幾個因素選擇市場預測方法。

1.市場預測的內容、目的和占有資料

如果市場預測的內容是消費品的市場需求量、商品價格預測、商品生命周期預測、市場占有率預測等,都需要運用定性預測法進行預測;定性預測法有多種,要根據預測目的選擇具體的定性預測法。如果市場預測的內容是商品銷售量或銷售額,並且擁有充分的數據資料,需要運用定量預測法;如果數據資料缺乏,需要運用定性預測法。

2.市場預測對象的特點及其發展變化規律

如果影響預測對象的主要因素難以確定,或影響因素可以確定但無法量化,可以采用時間序列分析法。如果影響預測對象的主要因素比較容易確定,而且能將其量化,就可以采用回歸分析預測法。

采用時間序列分析法時,更應該根據預測對象時間序列所呈現的變動規律或趨勢,選擇適當的預測方法。如果時間序列呈現出長期或季節變動規律時,可以采用常用平均法進行預測;如果時間序列呈現出曲線變動規律時,可以采用趨勢延伸法進行預測。

3.市場預測結果的準確性

市場預測結果的準確性可以理解為市場預測的精確度。如果預測的精確度要求不高,可以采用時間序列分析法中的一種方法;如果預測的精確度要求高,應該運用幾種不同的時間序列分析法同時對某一市場現象進行預測,並分別計算各種預測方法的預測誤差,選擇預測誤差最少的預測方法,根據這一方法確定預測值。

4.市場預測方法的難易程度、預測費用和時間長短

有些定量預測方法,雖然預測精確度較高,但其數學知識要求程度高、運算工作量大、需要計算機完成數據處理、所需費用比較高、花費時間比較長。這些預測方法的實際應用受到比較大的限製,或者說並不具備廣泛的客觀適用性

二、市場預測精確度分析

準確的市場預測結果,是企業製定科學經營決策的重要依據。市場預測是對市場現象未來各種可能的表現進行預計或推算,預測值與實際值之間必然會產生一定的誤差。降低預測誤差即提高預測的精確度,是每個預測者所特別希望的。

(一)市場預測誤差產生的原因

1.市場預測資料存在問題

市場預測是根據市場現象的曆史資料對其未來的發展變化結果進行預測,預測者所掌握資料的狀況就成為影響預測結果精確度的重要條件之一。如果預測者所掌握的市場現象的資料不夠完整、不夠係統或不夠準確,所做出的市場預測結果就會發生與客觀實際誤差過大的情況,被認為不準確而不能被采用。

2.市場現象影響因素的複雜性

市場現象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有些影響因素容易被注意,而有些影響因素不易被重視;有些因素是肯定的,有些因素是偶然的;有些因素容易取得其量化資料,有些因素不易取得其量化資料或根本無法量化。預測者必須對各種影響因素進行綜合分析,並對其影響程度進行測定,才能做出準確的市場預測。但對於不肯定因素、偶然因素及無法量化的因素等進行測定,往往難於做到比較準確。因此,市場現象中各種影響因素的複雜性,無疑會對市場預測的準確性產生很大影響,甚至使市場預測結果不能被采納。

3.預測方法不適合

市場預測中可供采用的預測方法很多,每種預測方法都有自己適用的市場現象所表現的發展變化規律。市場預測方法的科學性,一方麵表現在方法本身是否具有科學的依據;另一方麵則表現在預測方法的適用性是否得到了發揮。若在市場預測中所采用的方法不適合市場現象的發展變化規律,所取得的市場預測結果必然是不準確的。

(二)市場預測精確度的測定

市場預測精確度是指預測對象的預測值與其實際值之間的誤差程度。預測誤差的大小表示了預測精確度的高低。誤差越小說明預測的精確度越高,誤差越大則說明預測的精確度越低。

市場預測精確度可以在兩種情況下測定:一是在預測對象的實際值獲得後測定;二是在選擇預測方法和進行預測過程中測定。

1.第一種情況測定

獲得預測對象的實際值後,再測定預測精確度,是一種事後行為。測定預測精確度的公式如下

預測的精確度=1-y-y∧y×100%

式中:y∧——預測值或理論值;

y——實際值。

通常,預測精確度達到90%以上,就為高精確度,低於70%為預測不準,介於二者之間則為預測基本準確。

2.第二種情況測定

在選擇預測方法和進行預測過程中測定預測精確度,是一種事先行為。一種是通過數學模型自身的檢驗方法測定預測精確度;一種是通過一些預測誤差計算方法,估算出使用各種預測方法的預測誤差,然後進行比較,選擇誤差最小的預測方法進行預測。事先測定預測精確度的第一種行為,將在“回歸分析預測方法”中進行闡述。以下重點闡述事先測定預測精確度的第二種行為。

市場預測精確度可以用預測誤差指標來測定。常用的預測誤差指標,有以下幾種:

(1)平均誤差e-。

平均誤差是對預測值與實際值之間離差計算的平均值。計算公式為

e-=1n∑ni=1ei

式中:ei——各預測值與實際值之間的離差;

n——觀察值項數。

(2)平均絕對誤差MAE。

平均絕對誤差是對預測值與實際值之間離差的絕對值計算的平均數。計算公式為

MAE=1n∑ni=1ei

(3)均方誤差MSE。

均方誤差是對預測值與實際值之間離差的平方值計算的平均數。計算公式為

MSE=1n∑ni=1e2i

(4)標準誤差RMSE。

標準誤差是對預測值與實際值之間離差的平方值計算平均數,再將這個平均數開平方。計算公式為

RMSE=1n∑ni=1e2i

(三)提高市場預測精確度的途徑

1.提高預測人員的素質

企業進行市場預測,其預測精確度的大小與預測人員的素質高低有重大關係。隻懂數學計算,不懂市場的人做不了市場預測;隻有市場經驗,不了解現代預測方法和技術的人也做不了市場預測。出色的市場預測人員應具備多學科的知識和市場經驗以及綜合分析判斷問題的能力,對於大型的預測項目,要求預測者還需要具備同事之間相互協作、共同探討交流的能力。

2.保證數據資料的係統性、全麵性和可靠性

掌握係統、全麵和可靠的數據資料,是提高市場預測精確度的基礎。現代企業應注意建立規範的數據庫,長期積累和保存與企業市場預測有關的數據資料。市場預測人員收集數據資料時,要注意數據資料的係統性、全麵性和可靠性

3.選擇合適的預測方法和預測模型

選擇合適的預測方法和預測模型,並能正確運算是提高市場預測精確度的關鍵。市場預測人員要掌握每一種定量預測法的適用條件,並能夠根據適用條件選擇預測方法、確定預測模型,還要按照科學的預測步驟得出預測結果。定量預測法的適用條件,就是定量預測法適用的市場現象所表現的發展變化規律,市場預測人員要會尋找市場現象的發展變化規律。

1.簡述市場預測的含義。

2.市場預測的作用有哪些?

3.消費品市場需求量預測包括哪幾方麵內容?每方麵預測內容對生產、銷售企業各起什麼作用?

4.對一個生產企業來說,商品資源預測需要預測哪些內容?它能夠幫助企業做出哪些正確決策?

5.商品銷售預測包括哪幾個內容?每個內容應該如何預測?

6.根據市場預測的原理,說明市場現象的未來發展趨勢為什麼可以預測?

7.每一個市場預測原則的含義是什麼?

8.以一個預測內容為例,闡述市場預測應該經過的步驟。

9.分析定性預測法與定量預測法的區別。

10.選擇市場預測方法時應該考慮哪些因素?

11.市場預測誤差產生的原因有哪些?

12.市場預測誤差或市場預測精確度測定的方法有哪些?

13.市場預測精確度對市場預測人員提出了哪些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