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複興人物泰戈爾(1 / 3)

泰戈爾出生於印度加爾各答市一個殷實的婆羅門家庭。1878年在英格蘭嚐試學習法律專業,短暫的停留之後,他重返印度。轉而從事寫作,嚐試劇本、歌曲、詩歌,從事哲學和教育職業。

在他生命的前51年的歲月裏,以自己眾多的故事,歌曲和劇目他在生他養育他的加爾各答獲得了成功。他的短篇故事在一位朋友的雜誌上每月都會刊登。他甚至親自出演了自己劇目中的一些主要角色。不過,在加爾各答之外,他卻鮮為人知,在印度之外則更是無人知曉。

然而1912年突然峰回路轉,所有這一切驟然改變了。那是他在求學之路失敗之後首次重返英格蘭。那時還是個十幾歲的少年,而現在他已然是51歲的老翁,兒子與他同行前往。在漫長旅途上閑來無事,就開始把自己的近著——詩集《吉檀迦利》翻譯為英文。以前的作品幾乎都是以母語孟加拉語寫就的。這樣做完全是出於沒有別的事情可做,百無聊賴。全然沒有奢望他的首次翻譯嚐試能有大的收獲。他把譯文寫在隨身攜帶的一個小筆記本上,就這樣從印度出發到英格蘭的海上一路寫來。到達之時,兒子把泰戈爾的小提箱忘在了倫敦地鐵上了。本子就在裏麵。幸好一位誠實的人撿到並上交了它。這樣第二天小提箱失而複得。泰戈爾的一位朋友就在英格蘭,叫羅森斯坦。這是一位著名的藝術家,泰戈爾是在印度的時候遇到他的。朋友聽說了泰戈爾的譯本,就想要過去看一看。泰戈爾很不情願,在朋友的再三央求勸說下,泰戈爾把筆記本給了他。這位畫家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這些詩歌簡直是無與倫比,叫人難以置信。他叫來了自己的朋友葉芝,最後勸說葉芝過目了筆記本上這些手寫的詩歌。

正如他們所言,剩下的就要靠曆史來評判了。葉芝被深深地迷住了,後來在1912年9月《吉檀迦利》出版之時,他為這部詩集寫了序言。詩集出版時候由印度協會稍作編輯。此後,詩集與詩人一發不可收拾,立即引起轟動,首先在倫敦文藝界內成為焦點,然後迅速波及全球。從未有人見過如此的詩歌作品。印度文化的神秘主義和浪漫的感傷第一次赫然展現在西方文化麵前。1913年,不到一年的時間內,泰戈爾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這也是第一位非西方作家獲此殊榮。一夜成名之後,泰戈爾開始了全球巡講,倡導各文化間的和諧,促進文化間的相互理解。1915年,泰戈爾被英王喬治五世授予騎士頭銜。如果不外出巡遊,泰戈爾就呆在加爾各答之外的家裏。這裏作為一股文學、精神文化與社會政治力量,他也異常活躍。

1919年,就在英國軍隊在阿姆利則屠殺了400名印度遊行示威者之後,泰戈爾爵士放棄了自己的騎士頭銜。盡管他是莫罕達斯·卡拉姆昌德·甘地的朋友,大部分時間他都是置身於政治之外。他反對民族主義,軍國主義,並把這個信封為自己的原則,相反他主張精神價值,追求一種建立在多元文化、多樣性和寬容基礎之上的新的世界文化。

他成了同胞們,實際上也是全世界的精神與創造力的指路明燈。他把寫作和講演所得到的資金用來擴大自己在1901年所籌建的學校,現在叫做維斯瓦-巴拉蒂大學。英國強加的教育體製被替換了,取而代之的是印度傳統的教育和西方的教學理念。泰戈爾的多元文化教育模式所作的嚐試和努力對許多人來說都是一種觸動。這其中就包括他的朋友——愛沙尼亞的赫爾曼·凱澤林伯爵。1920年凱澤林伯爵按照泰戈爾學校的模式創建了自己的學校。印度北部的古老的大學,曾經在佛教智慧之校統治之下長達2000多年。泰戈爾主持了“智慧學校”的揭幕儀式,還參加了隨後的一些活動。

泰戈爾的開創性成果向人們昭示了這位複興式的人物。他的成就涉獵範圍之廣、成績的數量和品質都讓人難以置信。作為一名作家,他的作品主要是以孟加拉語完成。然而隨著《吉檀迦利》的成功,他把自己的許多作品都翻譯成了英文。他的詩作逾千首。八卷短篇故事集,二十幾部劇作和短劇。八部小說,另外還有許多關於哲學、宗教、教育和社會題材的書籍。除了文學創作,他對孟加拉風格的音樂懷著一腔熱情。他譜了兩千多首歌曲,包括音樂樂曲和抒情曲目小調。其中的兩首成了印度和孟加拉國的國歌。1929年,他開始嚐試繪畫。時至今日,他的許多繪畫作品都能在博物館中看到,尤其是在印度的博物館中。在這裏他被譽為印度曆史上最偉大的文學家。

泰戈爾不僅是一位創作型的天才人物。他更是一位偉人,使許多人的摯友。比如,他和印度偉大的物理學家博斯從小就是好夥伴。他學識淵博,對西方文化也相當有造詣,尤其是西方的詩學和科學知識。這使得他成了一位才華橫溢的卓越之士,成了我們世界上早期能夠學貫東西、博古通今的大家。他與同時代的偉人如艾伯特愛因斯坦、H.G. 韋爾斯的會麵以及他們談話的錄音都成了文化史上的裏程碑,充分彰顯了這位偉人的傲人風采與耀眼的才華。盡管泰戈爾是他自己的國家——印度——的傑出代表,一位為自己的祖國譜寫國歌的大手筆,他的生活和作品遠遠超出了自己的國度。他屬於全人類,他是傳統印度與現代西方文化東西合璧的精華。智慧之校也因為有他而引以為傲。他是我們全人類善良的典範,是世界文化的代表。他告訴我們什麼樣的工作才是有意義的工作。

Renaissance Man Rabindranath Tagore

Rabindranath Tagore was born in Calcutta, India into a wealthy Brahmin family. After a brief stay in England (1878) to attempt to study law, he returned to India, and instead pursued a career as a writer, playwright, songwriter, poet, philosopher and educator.

During the first 51 years of his life he achieved some success in the Calcutta area of India where he was born and raised with his many stories, songs and plays. His short stories were published monthly in a friend's magazine and he even played the lead role in a few of the public performances of his plays. Otherwise, he was little known outside of the Calcutta area, and not known at all outside of In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