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2 實現科學發展的一個重要環節(1 / 2)

毛澤東思想的繼承與發展之四——剛剛閉幕的十八大把科學發展觀確定為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並明確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是科學發展觀最鮮明的精神實質。這體現了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本質,是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統一,也就是所謂理論要聯係實際。在我們的日常工作中,要想把理論聯係實際貫徹始終,並取得切實的成效,需要有一些基本的素質。比如,必須精通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等基本理論;同時還必須掌握和熟悉實際情況。但是,單有這兩點還不夠,要真正把理論與實際在實踐中有機地統一起來,達到科學發展觀所要求的全麵協調可持續發展,還必須具備兩種素質。這主要是指有別於黨的指導思想那種具有根本方法論性質之外的各門具體學問,以及人們在各種實踐活動中積累起的感性認識與相應的勞動技能。

我們知道,馬克思主義不僅是近代工人運動發展的產物,而且是在對所有人類先進文化思想的繼承批判中創立的,馬克思主義的哲學更是對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概括與總結。反過來說,學習和掌握人類一切的先進文化思想,學習和掌握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諸多的研究成果,是幫助我們領會和認識馬克思主義精髓的重要捷徑。我們強調馬克思主義對各個學科的根本性指導作用,強調必須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解決革命與建設中的實際問題,其間還必須有一個中介。我們隻有借助於各門具體的科學知識,隻有憑借著在長期實踐活動中摸索出的實踐經驗,才能夠更好地領會和運用馬克思主義。也就是說,馬克思主義隻有首先和我們已經掌握的各門具體的學科知識相結合,隻有首先和人們在各方麵的實踐中初步產生的感性認識相結合,才能夠為人們所接受和掌握,才能夠推動理論與客觀實際的結合,真正發揮其根本指導作用。這是我們實現科學發展的一個重要的中間環節。

按照科學發展觀五位一體總布局的要求實現科學發展,不是一句簡單的空話,而是由無數個具體的體現著馬克思主義認識論觀點的實踐活動組成的實踐過程。我們說能否把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與當代中國的實際和時代特征有機地結合起來,是能否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全麵建成小康社會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這一宏偉目標的關鍵。這首先就要求我們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各個領域、各個環節中,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把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和基本綱領,以及中央的現行方針政策與本地區、本部門的具體實際有機地結合起來。正因為它是具體的,因此,我們不僅要一般地掌握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的基本原理,不僅要一般地了解各自所麵臨的實際情況,還必須相應地具有多方麵、多學科的科學知識和具體的實踐經驗。這一點在科學技術日新月異、信息化突飛猛進和經濟全球化日趨發展的今天,尤為重要。十八大報告號召全黨:一定要勇於實踐、勇於變革、勇於創新,把握時代發展要求,順應人民共同意願,不懈探索和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規律。這種創新和探索,離不開馬克思主義的指導,離不開積極的學術爭鳴和寬鬆的民主環境,離不開大膽探索的精神和腳踏實地的實踐活動。同時,還必須有各學科知識的輔助和長期實踐經驗的積累。隻有這樣,我們才能從個別中發現一般,從一般中總結出規律,達到理論的創新,並在實踐中經受新的檢驗。

在新的曆史時期,鄧小平重新恢複了黨的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領導全黨實現了工作重心向經濟建設的轉移。他在和平與發展成為時代主題的曆史條件下,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具體國情相結合,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道路,創造了中國社會主義建設史上“理論聯係實際”的最傑出之作。在這個過程中,適應改革開放大局的需要,他從幹部隊伍建設的角度闡述了實現理論聯係實際的中間環節問題。他指出:“隻靠堅持社會主義道路,沒有真才實學,還是不能實現四個現代化。”目前,我們的幹部有一千八百萬,1979年的數字,絕對數不少,但是“萬金油”幹部太多了。“缺少的是專業幹部,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和其他各種專業人員。”鄧小平把知識化、專業化和年輕化、革命化並提,作為新時期幹部隊伍建設的基本方針,殷切地期望建立一支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具有專業知識和能力的宏大的幹部隊伍。他號召全黨要努力學習現代科學知識,努力學習和借鑒現代的經濟管理經驗。鄧小平還特別注重和強調要從人民群眾的實踐活動中,吸取新鮮的改革經驗。他認為在改革實踐中,有許多好的方案、意見、辦法,都是來自人民群眾之中。家庭聯產承包責任製是農民發明的,鄉鎮企業是農民發明的。他說:“近十年的成功也是集體搞成的。我個人做了一點事,但不能說都是我發明的。其實很多事是別人發明的,群眾發明的,我隻不過把它們概括起來,提出了方針政策。”

Tip:阅读页快捷键:上一章(←)、下一章(→)、回目录(回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