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戰在寶駒身旁應道:“回爺話:剛剛皇上身邊的劉總管還著人送來一隻小花雞,說是王妃主子昨日捉到的,讓帶回給小郡主玩的。”
“真的啊?太好了!……”
子初高興地湊上去,正要誇君玉碸幾句呢,這邊,君玉宸卻將簾子放下,摟住她道:“你這小糊塗,自己好不容易捉到的也交出去,還好皇上有心替你留下來。”
“我不是以為還有一天可以上山去捉的嘛?誰知會匆匆忙忙趕回來……”
皇上君玉碸帶著得了急病的張皇後和薑嬪娘娘回宮,卻正遇著納蘭太後親自從宮裏迎出來。她一身素衣,攔住皇駕,以此病會過人為由,讓人將張皇後抬去太廟那邊靜養,卻獨獨不允薑嬪進宮。
說起來,納蘭太後倒不是有心針對薑嬪,好不容易宮裏出了個寵妃,她本來是應該要高興的。不過,一看見薑嬪,見到她那副跟子初有著幾分神似的容貌,她就心下憋火,恨不得索性殺了薑嬪才痛快。
在納蘭太後看來,子初不是什麼貞靜賢德的好女子,宋子嵐能夠在婚前做出那樣駭然的醜聞出來,那麼,宋子初肯定也是用了狐媚的手段,這才勾得兒子為她失了魂魄。一想起這奪子之恨,納蘭太後就恨得咬牙切齒。
可就是這麼湊巧,薑嬪冒出來的時候,正好是子初回京的時候。為了不讓皇帝再繼續招惹子初,更為了維護自己的麵子,納蘭太後隻得忍下了這口氣。再聽張皇後的意思,似乎是這個薑嬪還是她的人,因而,納蘭太後最終對這個薑嬪還是選擇了隱忍和包容。
可是沒曾想,此女卻是個薄命的,長了那樣的疹子,豈能有好得了的?張皇後是皇後,她是正宮,任是誰也不能輕易將她擋在宮外。但薑嬪可就不一樣了,區區一個嬪妃,得了這樣的怪病,若帶進宮裏來,那可就是禍及大眾了。
在這等大事麵前,納蘭太後還是能分得清孰輕孰重的,不能為了鬥一口氣,就放任皇帝將薑嬪帶進宮裏來。屆時若是此病過給她的皇兒皇孫們,那就更加得不償失。
更何況,為了此事,太上皇都親自發了話,他的意思,是由納蘭太後出麵做這個惡人,將薑嬪擋在宮外。至於張皇後,他不好意思做的太過,隻能先將人留在宮外,待病情穩定再做定奪。
當然了,劉產在路上曾勸過皇上:薑嬪病勢太重,太醫也明說會將病氣過人,不如將她留在城外皇莊治療,待好了再接進來也不遲。
沒想到在這個時候,皇上君玉碸卻忽然不肯了,他淡然說道:“薑嬪不管怎麼說,都是朕的嬪妃。朕寵幸過她,隻要她沒有犯下大錯,朕便會許她一輩子的榮華富貴。再則,朕富有天下,連四夷都臣服了,此等小病何足為懼?你傳旨下去,令太醫館要傾盡所能,給朕把薑嬪治好,否則都回家種田去吧!”
劉產見狀,倒有些拿捏不住皇帝的意思了,他不敢再說什麼,吩咐身邊兩名太監先行回城稟報皇駕歸來,讓他們做好迎接的準備。
當然他的手下自不是吃白飯的,得了他眼神暗示之後,便明白了老大的意思,回宮便找去找太上皇和太後稟告去了。
太上皇這回又是借故身體不適,沒有出麵。君玉碸站在宮門口和納蘭太後對峙了一會之後,在納蘭太後一番大道理的教導下,終是聽從納蘭太後的勸阻,以大局為重,走到薑嬪車輦旁,隔著紗帳好好安慰她幾句,讓她配合太醫治療,等好了會親自來迎她回宮。
之後在薑嬪撕心裂肺的哭泣聲中,板著臉,頭也不回地從太後麵前走過,在眾人簇擁下進了宮門。
看見君玉碸這般姿態,子初也未免覺得有些膽寒。但是,她清楚個中內幕,自然不會在這個時候攪和了葉赫明露的計劃。反觀君玉碸對薑嬪還有那麼一兩分情義在,但是,對張皇後,他就真是一點留戀也沒有了。從頭到尾,他隻是讓人護送張皇後去太廟,就連多餘的話都沒有一句。
回到玉蘭宮之後不久,子初就隨著君玉宸去拜見了太上皇和納蘭太後。當著公婆的麵,這回她難得主動大大方方的提起了自己妹妹的事情,並意有所指的說道:“媳婦不知道自己二妹幾時得罪了什麼人,這件事,若傳出去,她這輩子也就真正毀了。媳婦不敢當著二老的麵打包票說自己的妹妹就是清白無瑕的,隻是,這件事倘若查出來,是有人存心朝她身上潑髒水的話,媳婦也懇請二老主持一下公道,這種事情,媳婦是不能再承受多一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