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連老太太是什麼人物,她當年就是深悔因為想通過宋思安這麼一條門路來攀附功名,這才搭上了自己最心愛的女兒,此時到了外孫女這裏,卻是無論如何也不肯讓子初受一點委屈了。遂立即就搖頭朗聲道:“太後您這是說笑了,我心裏那點心思難道您還能不知道?都說是天家富貴無匹,可我因著自己女兒的下場,如今就隻能一心一意護著這個外孫女不讓她受什麼災難了。再說了,都說是喪婦長女不娶,等閑民間還都是如此呢,更何況是太子殿下,堂堂儲君。我家子初雖然聰慧,卻是連當側妃的格也不夠的,還請太後娘娘成全。”
太後與她相識多年,對她的心性也是十分了解。當下心裏就是一個咯噔,知道赫連府如今對皇室可沒有什麼好想頭,可憐了自己的小孫兒君玉宸,那小子現在對子初可是一門心思的迷戀。
但當著赫連老太太的麵,她還是先應下道:“你這話倒是太過於自憐了些,要我來說啊,子初出身大家,又是嫡長女,莫說是給太子做側妃,就是在剩餘的幾位王爺皇子當中挑一個出來做正經王妃,那也是配得過的。”
赫連老太太並不把太後的這話當真,皆因她也知道,太後深居宮中,多年以來已經不問世事。曆年來不管是太子娶妃還是旁的什麼皇子王爺娶親,她作為長輩都不曾輕易插手,所以隻笑著應道:“那是太後您抬愛了,這孩子還小,以前因為母親早逝,又吃了不少苦。這回能得到皇後娘娘的抬舉,留她在宮裏住了這些時日,我已經是覺得十分長臉了。但又怕她在宮裏闖了什麼禍出來,所以這才想著將她早點帶回去。”
太後心裏也正想著找個機會打探一下納蘭皇後到底留著子初在宮裏做什麼,遂點頭應道:“好好好,咱們都是做長輩的人,你心疼孫兒孫女的心思,跟哀家的不是一樣的麼?你既然這麼心急,那哀家就陪你去一趟鳳儀宮,讓你親眼瞧瞧,你的寶貝孫女在鳳儀宮裏住的可好,這下你總滿意了吧?”
赫連老太太連連點頭,一疊聲道:“太後言重,民婦也不敢有這個意思。”
太後親熱的挽過赫連老太太的手,一麵往自己寢殿裏走,一麵道:“這裏又沒有外人,你我姐妹之間,你還跟我這般見外?可是真不把我當姐妹看了。”
“哪裏,太後您如今身份高貴,我可不敢輕易跟您稱姐道妹......”。
這兩個上了年紀的閨中密友說著說著,便掀開珠簾走進了太後所住的宮室的寢殿。待過了一會兒,太後重新換過一身莊嚴肅穆華麗的命婦服,頭上戴著太後才能佩戴的十二轉明珠鳳釵走出來之後,其周身的雍容華貴,高雅端莊,將整個慈寧宮的大殿照的都為之一亮。
聽說久不見自己一麵的太後忽然帶著人浩浩蕩蕩的來到了鳳儀宮,納蘭皇後自是嚇了一跳。她連忙叫人鎖好密室的入口,並匆匆忙忙打扮了一下之後,就親自帶著人到了宮門口迎接太後的大駕光臨。
“兒媳給母後請安,母後吉祥!”
見納蘭皇後在眾人麵前還是十分恭敬的跪下了,太後臉上覺得有光,鼻孔裏也就哼了一聲,將手伸到納蘭皇後麵前,有些散漫的說道:“起來吧,都是自家人,不用這麼多禮。”
納蘭皇後心裏忐忑,也不知道太後此來是為何。不過下一刻,當她起身之後,看清楚站在太後身後的那個老太太之後,心裏的心思也就活絡了起來。
赫連老太太見納蘭皇後留意到了自己,也是連忙出來行禮道:“民婦見過皇後娘娘,娘娘吉祥金安。”
“咳咳,皇後啊,這赫連老夫人可是哀家相知多年的閨中密友。說起來她也算是你的長輩,哀家看呢,這禮節也就免了吧!”
納蘭皇後在太後麵前那是大氣也不敢出,連連點頭附和道:“是是是,母後說的極是。赫連老夫人難得進宮來一次,這回到了鳳儀宮,媳婦一定好好招待一下。”
聽皇後這麼一說,太後也認真不客氣,帶著赫連老太太就徑直走進了鳳儀宮的大殿。到了大殿之後,她自是在上首主位落座,赫連老夫人本想站在一旁,誰知道卻硬是被太後拉著拽著,給按到了自己身邊的椅子上坐下。
“皇後,赫連老夫人是宋大小姐的外祖母,她今日來呢,也是想讓哀家幫忙朝你張個嘴。你知道的,宋夫人去世的早,宋大小姐這外孫女如今就是她的心頭肉。這祖孫之情實在是一日不見如隔三秋,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