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6章 意大利侵占埃塞俄比亞(1 / 1)

意大利在歐洲敵不過英法的力量,就對貧窮的非洲打起了主意。1935年10月,它突然對埃塞俄比亞發動了進攻。意大利空軍轟炸了埃塞俄比亞曆史名城阿杜瓦,並以陸軍分東、南、北三路進攻。埃塞俄比亞政府也下了動員令,抗意戰爭開始了。

埃塞俄比亞軍隊向侵略軍發起衝鋒

埃塞俄比亞在非洲東北部,是個古老的封建國家。它本來沒有統一的軍隊,兵員是由海爾·塞拉西皇帝的衛隊和隸屬個別封建主的軍隊湊集起來的,大約有50萬人左右。他們的裝備很落後,大半是原始的刀槍。但是埃塞俄比亞人民並沒有被意大利的飛機坦克所嚇倒。他們提出了“堅決抗敵,至死不屈”的口號。在非常艱苦的條件下,奮勇抗擊意大利侵略軍。埃塞俄比亞廣大農民和牧民生活本來是很貧困的,但他們為了國家的獨立與自由,省下糧食和肉類,供應前線的戰士。東部沙漠地帶常常幾百裏地沒有水源,牧民們就從很遠的地方運水,由成群的驢子馱著隨軍行進,供給抗敵士兵飲用。

大敵當前,全國人民都團結起來,投入抗戰。青年學生走上街頭,來到鄉村宣傳抗戰。音樂家和舞蹈家們隨軍到前線,為士兵們表演歌舞,鼓舞士氣。婦女們也表現了可貴的愛國熱情,她們在首都亞的斯亞貝巴組織了紅十字協會和婦女協會,把婦女的力量組織起來,在前線救護傷兵,在後方宣傳抗敵。

由於雙方力量懸殊,埃塞俄比亞的抗戰暫時遭到了挫折。意大利依仗它的空軍狂轟濫炸,甚至使用了毒氣,在1936年5月侵占了首都亞的斯亞貝巴。塞拉西皇帝出走英國,意大利法西斯在埃塞俄比亞開始建立殘酷的殖民統治。但是埃塞俄比亞人民並沒有停止鬥爭。他們決心“打到最後一道壕溝,流盡最後一滴血”。遊擊隊不斷破壞鐵路,炸毀橋梁,襲擊占領軍。在奎列索,有一支遊擊隊有25萬人,他們的武器和彈藥都是從敵人那裏奪取的。有一支遊擊隊在一個晚上,偷偷靠近了敵人的兵營,把一籃蜜蜂扔進敵人的帳篷裏。當敵人紛紛奔出去躲避蜜蜂叮蜇的時候,遊擊隊把敵人的武器和彈藥全都拿走了。

1937年,意大利法西斯舉行了一個隆重的儀式,慶祝占領埃塞俄比亞首都一周年。一名21歲的名叫澤雷·德雷斯的青年被挑中派往羅馬,讓他在墨索裏尼和意大利國王參加的慶典上,向某些高級官員呈獻在埃塞俄比亞繳獲的戰利品,其中包括一把寶劍。在遊行過程中,澤雷看到意大利人搶來的金質猶太族之獅,立刻警覺起來。這座雕像本來是立在亞的斯亞貝巴火車站附近的。他的眼睛充滿了憤怒,意識到自己和祖國在受到侮辱。於是他抽出獻禮用的寶劍,不顧一切地撲向了敵人,砍倒了5名法西斯官員,自己也被射倒在地,身負重傷。幾年之後,他死在監獄裏。為了紀念這位青年的愛國主義精神,戰後新造的第一艘埃塞俄比亞軍艦,就以他的名字命名。

埃塞俄比亞人民的血沒有白流。1941年4月,遊擊隊收複了亞的斯亞貝巴。這年年底,意大利侵略軍被全部趕了出去。埃塞俄比亞人民為反對法西斯的鬥爭,寫下了光輝的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