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典和斯巴達,這兩個希臘最強大的城邦都想打敗對方,稱霸希臘。雅典成為海上強國以後,一直威脅著斯巴達。它企圖控製從東方到西方所有的貿易通路,還想把盛產糧食的西西裏島奪到手。斯巴達也不肯讓步,早就把伯羅奔尼撒半島上的大多數城邦組成同盟,要和雅典見個高低。雅典的民主派憎恨斯巴達的軍事貴族獨裁統治,支持斯巴達國內反抗貴族的勢力。斯巴達的貴族討厭雅典的民主製度,也幫助雅典貴族派進行反對民主派的鬥爭。這樣,兩個城邦的衝突越來越厲害,一場爭奪希臘霸權的戰爭終於爆發了。這場戰爭從公元前431年開始,到公元前404年結束,打了27年。因為是以斯巴達為首的伯羅奔尼撒同盟首先進攻,所以,這場戰爭被稱為伯羅奔尼撒戰爭。
交戰的頭十來年,雙方各有勝敗。公元前415年,雅典的一位將軍亞西比得提出新的作戰計劃。他極力鼓吹遠征西西裏島,攻占支持斯巴達的敘拉古城。雅典人接受了這個主張,建立了擁有100艘三層艦的龐大艦隊,亞西比得被任命為指揮遠征的三將軍之一。
出征這天,戰鼓頻敲,號角長鳴,司儀官帶領全軍官兵念誦祈禱文,求神保佑他們打勝仗。在用金杯裝的水酒敬獻戰神以後,艦隊在一片頌歌中起錨了。這時候,亞西比得將軍得意洋洋地站在甲板上,向送別的人們揮手告別,臉上浮過陣陣微笑。
原來,在出發的前一天,雅典城內的海爾梅斯神像全被打壞了。一些反對遠征的人散布謠言說,這是一貫不敬重神的亞西比得指使人幹的。麵對反對者的挑戰,亞西比得毫不畏縮。他是一個追求名利、野心勃勃的人,早就想通過西西裏遠征的勝利,使自己名揚希臘。他決心和那些阻礙他遠征的人鬥個高低,就要求公開審判這件事。如果證明是他褻瀆了神靈,他服罪;否則,他就要控告誣陷他的人。這樣一來,亞西比得得到了多數雅典人的信任,因為他們不同意為這件事而延誤出征。
但是,事情的發展完全和亞西比得的願望相反。他離開雅典不久,公民大會又通過決議,要召回他進行審判。戰艦“薩拉米亞號”被派到西西裏傳達這個決議,並且奉命把亞西比得隨船押回雅典。
正在指揮戰鬥的亞西比得聽到這個消息,大為憤怒。起初,他決定回雅典為自己辯護。可是,後來他察覺自己的處境已經十分危險,就在回雅典的路上潛逃了。雅典的公民大會對亞西此得進行了缺席審判,判處他死刑。亞西比得聽到這個判決以後,咬牙切齒地說:“我要讓他們知道我還活著!”一怒之下,他竟然逃到斯巴達,向敵人投降了。斯巴達人十分高興地歡迎他,認為這是神意要雅典失敗。
這時候,在亞西比得的心目中,隻剩下一個報仇的念頭。為了報私仇,他背叛了自己的祖國,不惜使雅典遭受被斯巴達人打敗的屈辱。他向斯巴達人獻上兩條計策,一是要他們趕快派海軍到西西裏島,去解救被雅典人包圍的敘拉古城;二是要他們從陸上出兵,占領雅典城北20千米的狄克利亞高地,封鎖雅典的對外通道。
這兩條計策都很奏效。雅典被斯巴達人封鎖以後,疫病流行、饑荒嚴重。2萬多名奴隸乘機逃到斯巴達人那邊去了。
在西西裏島上,眼看敘拉古城就要被雅典人攻破。可是,斯巴達人的援軍使戰局發生了變化。斯巴達人打敗了雅典的海軍,接著又使已經在西西裏島登陸的4萬雅典陸軍陷入絕境。雅典重甲兵的盔甲武器本來是由奴隸來扛的,現在,這些奴隸都逃到敘拉古人那邊去了,重甲兵隻好自己扛武器,這就大大影響了戰鬥力。所有的通道又都被敘拉古人封鎖了。東麵有輕甲兵設下的埋伏,往西走,又遇到騎兵的阻擊,雅典人一天隻能走7千米。
戰鬥進行了7天,雅典人終於投降了。所有的人都被變賣為奴隸。指揮雅典軍隊的兩個將軍也被殺死。西西裏遠征的慘敗,決定了雅典人在伯羅奔尼撒戰爭中的敗局。
那個投靠斯巴達人的亞西比得在西西裏戰役以後,和斯巴達人的關係也不好了。斯巴達人懷疑他懷有陰謀。亞西比得隻得離開斯巴達,後來在小亞細亞被人刺死。
伯羅奔尼撒戰爭最後以雅典的失敗而告終。但是,受到戰爭危害的是整個希臘。古希臘曆史學家修昔底德說,這次戰爭“給希臘帶來了空前的禍害和痛苦。從來沒有這麼多的城市被攻陷,被破壞,從來沒有過這麼多的流亡者,從來沒有喪失這麼多的生命!”戰爭使希臘的經濟遭到嚴重破壞,各大城邦無論戰勝或戰敗,都沒有力量恢複過去的繁榮了。從此,希臘就走向了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