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正確對待人生(1)(3 / 3)

在自由問題上,絕對意誌自由論者認為,人不受任何外在必然性的限製,完全自主。因此,個人要對自己的一切行為負責。相反,機械決定論者認為,人沒有任何自由,一切都是被決定的,人隻是客觀因果關聯鎖鏈中的一環。這兩種觀點都是片麵的,都隻看到了問題的對立方麵。事實上,任何人都無法徹底擺脫必然性的限製,但人具有在必然性提供的可能範圍內選擇、決定的自由。

自由是人對必然性的認識和對客觀世界的能動改造。隻有正確認識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並在此基礎上正確發揮自覺的能動性(包括主體的自主性、積極性、創造性),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實踐中達到了預想的目的,人才能獲得真正的自由。人在一定條件下所具有的自由,是以人對自己的行為及後果負有責任為前提的。自由實現的程度取決於對客觀必然性的認識和把握程度,是人們自覺主體性力量的展示。

實現人生的價值

學生時代是人生發展的最關鍵時期。時代要求我們要在學習生活各方麵,全方位麵對和思考如何正確處理個體與社會的關係等一係列重大問題。我們要學會生存、學會學習、學會創造、學會奉獻,這些都是我們將來麵向社會和生活所必須具有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品質。

其中,最核心的就是學會如何做人,學會做一個符合國家繁榮富強與社會不斷進步發展所需要的人格健全的人;學會做一個能正確處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關係並使之協調發展的人;做一個有理想、有道德、有高尚情操的人。一句話,做一個有利於社會、有利於人民、有利於國家的人。這就要求我們每個在校的學生,必須從現在做起,牢固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一、正確地對待權力、地位、金錢

“我哪有什麼財富呀?作為一個學生,買不起車,買不起房,有時學費都交得緊緊張張,日子過得緊巴巴的,你看人家……”經常有人發出這樣的感慨,其實我們對財富的理解是片麵的。財富並不隻是權力、金錢,它們隻是財富中比較引人注目的一種而已。

人的一生如潮起潮落,起伏難定,在潮頭風光時要看到落到潮底的危險性,在潮底的時候則要有向高峰衝擊的信心和行動。世界上什麼樣的奇跡都可能發生,其前提隻有一點:我還活著,我要努力行動,我有信心,這是人的一生中最最寶貴的財富。你沒什麼大出息,可是你畢竟在上學,前途光明。家很溫暖——這份親情是財富,終生值得珍惜。雖然你沒有發財卻又很想發財,但沒有去偷、去搶、去騙、去胡作非為,勤儉持家;雖然不富裕,可還是樂於助人,親戚關係融洽,同學、朋友們喜歡與你在一起——這種善良品德、氣節操守、為人處世也是你彌足珍貴的財富。我們也許沒覺察到它們的重要性,但它們終究會給你一份回報。

你的抱怨表示你對現狀有所不滿,你在試圖努力改變它們,在追求你想要的東西——這種欲望、上進心也是財富。也許現在的不如意、逆境、挫折乃至苦難都讓你覺得難過,但這都是你的財富。人們常說,苦難是最好的學校,古今中外,凡成就大事業者,無一不是從苦難中走來的。在逆境中,我們會經受各種考驗與錘煉,百煉成鋼,成就我們非凡的意誌品質和能力,“苦其心誌,勞其筋骨”、“增益其所不能”。逆境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把它看成結局而不是過程。

二、正確處理理想與現實的關係

人是生活在現實和理想、物質和精神的世界之中的。現實世界、物質世界是人得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理想世界、精神世界則是人生活的動力和價值取向。脫離任何一個世界,都不能算是真正的人的生活。我們主張每個人都應該有一定的物質利益,反對將個人利益置於社會利益之上,唯利是圖、損人利己。我們提倡的是將理想和現實、精神和物質統一起來,將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結合起來,把個人理想融入全體人民的共同理想當中,把個人的奮鬥融入到為祖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奮鬥當中。

樹立正確的、科學的價值觀,不僅要有馬列主義、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等正確的理論為指導,更要勇於實踐,在具體的學習生活實踐中培養、形成和提升自己崇高的人生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