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7章 燈光與健康(1 / 1)

我們看到的陽光是沒有顏色的,可當一束日光經過玻璃三棱鏡之後,就變成了彩色光帶。用分光鏡仔細分析日光,人們了解到白色天然光裏除了含有紅、橙、黃、綠、藍、靛、紫這七種可見光(可以引起視覺)外,在紅光旁邊還有不可見的紅外線,紫光旁邊還有不可見的紫外線,顏色是比較全的,大致可以算作全光譜。人類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已經適應了天然光。

普通電燈泡(它叫白熾燈)像熾熱的太陽那樣,是靠高溫白熱燈絲發光的,屬於熱發光。白熾燈的光比較接近於天然光。但是白熾燈隻能把大約8%的電能轉變成可見光,發光效率很低。日光燈(也叫熒光燈)是靠燈管內壁熒光粉發光的,屬於冷發光。40瓦的日光燈亮度相當於150瓦白熾燈發的光,所以許多照明場合都采用日光燈。但是日光燈名不副實,它的成分跟天然光差別很大,人們在日光燈下工作容易疲勞。因此,現在白熾燈又開始受到人們的歡迎了。

然而白熾燈跟日光燈一樣,都缺乏天然光裏很重要的紫外線,都是“不全光譜”光源。美國理查德·沃特曼博士發現,不全光譜燈的照明會使老年人缺乏維生素D3,當改用模擬天然光的全光譜光源以後,這種症狀就消失了。不全光譜燈光還可能使兒童加重多動症。科學家研究發現,對長期工作在地下的礦工每天照射一定劑量的紫外線,能預防燈塵對肺部的侵害。科學家還發現,教室的燈光稍微補充一點紫外線,既能減少感冒發病率,又能提高視覺靈敏程度。

動物實驗的結果很令人驚奇。在實驗室裏,生活在熒光燈下的大鼠和小鼠變得好鬥了,鳥兒拒絕交配,魚兒不育,龜和蛇因為絕食而死亡。而當用模擬天然光照明後,它們又都恢複了正常的行為。

目前,關於照明燈光對健康的影響還處於探索階段,有不少的待揭之謎。國際照明委員會為此成立了一個特別委員會,以收集和評價各國光學生物學家提供的實驗和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