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 問題很多(1 / 3)

陳頂看到了這個女營開始逐步解散,部署在江寧的女營部隊已經開始分批回去。Ww WCOM至於別的地方的女兵還要慢一些,因為命令的傳達不可能那麼快。而這個時候陳頂在石町蘭的陪同之下,負責在江寧附近到處看看。陳頂也都希望到這個基層農村去看看這個情況,尤其是自己既然要抄襲資本論,可是也不能夠完全直接照抄。資本論畢竟是在西方工業化社會的產物,自己隻能怪抄襲大綱,可是卻絕對不能直接把內容都給抄襲出來了。

不過其實隻要明白了剝削的本質,明白了這個資本剝削的過程,那弄明白地主剝削的過程和成本也不是什麼難題。陳頂開始在石町蘭的陪同之下,走到了太平軍治下的農村。不過當陳頂跟著石町蘭來到了農村之後,很快被當地的太平軍官員出來迎接了。

“陳先生,石姐,我是這裏師帥趙!”一個太平軍的官員道。

旁邊的石町蘭主動解釋:“我們國采用按照周朝的軍製,對於百姓采用了五戶為伍,五伍為卒,五卒為旅,五旅為師等等的方法。我們國這些也是兵農合一,每一戶都必須要有一個人當兵,這個是我們的特色。這樣我們可以有足夠的兵馬,保證軍隊。”

陳頂感覺這個太平國的官太多了,這個太平國的官員簡直是太臃腫了,比起宋朝還要臃腫太多。因為這個太平軍的官職居然直接詳細到了五戶人家為一個伍,都設立了一個伍長。也就是最基層的幹部是二十五個人來養活一個所謂的官。當然,這個還是最基層的,可是到了中高層,官員遠不隻是這些了。因為高層的衙門裏麵不隻是一個人,還有自己的分工,包括管理刑罰,管理糧食的部門。也就是這個太平國幾乎是不到十個人就要供養一個脫產人員了。

“這麼多官啊?”陳頂。

光是最基層的兩司馬,那也都是可怕了。要知道陳頂在後世也都有所看過一些網絡上的言論,很多人非常熱衷於一個叫做“官民比”的詞,不過這個其實完全是一個垃圾。陳頂經常在外國跑,那些外國佬也是有不少人的人的。那些外國人的各種財政撥款人員也是不少的,美國佬財政供養人員達到了十五比一。當然,雖然名義上是財政供養,可是並不代表真的是“脫產”。因為醫生給病人看病,那也是在創造價值,在創造他應有的價值。

各種服務型的單位,這些也是在創造自己的價值,甚至很多是自負盈虧的。這樣的人其實並不能夠徹底的算是“官”,隻有那些不創造任何價值,不能夠創造任何的價值的人,才能夠算是“官”。醫院,教育各種研究機構的人等等能夠創造價值的行業,哪怕是有一部分政府補貼,那也不能夠算是“官”,因為他們很多是自負盈虧了。甚至把國企的人算是“官”,那也是沒有道理的,因為國企也是在創造價值,創造了價值那也就是自己養活自己,並不是國家撥款徹底養活。

可是看這個太平國的情況,這個太平國的情況明顯不太妙,明顯是到處都有問題。

“你們的伍長參加勞作的嗎?”陳頂問。

那個師帥趙回答:“不參加,既然都是官,那為什麼還要參加勞作?反正有聖庫,那我們不著急!”

陳頂也都明白了太平國的機構臃腫多麼嚴重,幾乎是這個太平國的百姓幾乎十戶人供養一個官員,那幾乎是所謂的官民比例也就是二十比一左右。當然這個表麵上看和後世差不多,可是這個也要看情況的。清末可是農業化社會,這個農業化的社會的生產能力明顯不足,甚至這麼多“官”來管理嗎?根本用不著,清末時期的農業化社會生產簡單,社會問題也都相對簡單得多,用不著那麼複雜的官僚體係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