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被逼學武的文科生(2 / 2)

於是,從未離開秀水,一心要學習文化知識的顧鈞,拿著臨走時顧承宗給的鈞天劍,風風火火的搭上了開往臨海的列車。

顧鈞所坐的綠皮車是較為廉價的列次,車上人龍混雜,有背著好幾大麻皮袋的憨厚農民,有戴著眼鏡,挎著公文包的斯文人士,更不缺紋著紋身,戴著金鏈,滿口粗話的社會人。堪稱一片烏煙瘴氣。

顧鈞安靜地坐在座位上,車上眾人見他腰上別著的劍,都道他是武林人士,不時向他投過好奇的眼光,不過倒也沒有人上前搭話。

車廂的頂部掛著一台笨重的電視,播放著社會熱點新聞。顧鈞風景看的有些厭倦了,轉頭看起了新聞來。

“針對近期部分武林人士在月山肆意練功,破壞山體環境的惡劣行為,武道發展委員會表示將會追查到底,同時呼籲進一步完善相關法律法規,提高武人素質,對於武林中違反法律,社會公德的行為一定要零容忍,嚴懲不怠。”

“近期,轟動東華國的‘盜聖’事件鬧的沸沸揚揚,全國已經有多個武林名宿的府邸遭到盜竊,對於神秘‘盜帥’的身份,各門各派眾說紛紜,民間亦有許多猜測傳言,今天我們請到了渤海派的明知山老先生為觀眾們解密神秘的‘盜聖’”

顧鈞看的尷尬,這新聞裏提到武林中人,就沒有什麼好事,不是違法違紀就是偷盜犯罪,難怪普通人對所謂的武林人士沒什麼好感呢。一想到自己很可能也要混入這個群體,顧鈞的頭又疼了起來。

這時離顧鈞不遠的幾個農村打扮的人看著電視指指點,說著:“看啊,閣山派找海東劍派要個說法去了,這回有好戲看了。”

顧鈞一聽,顧不上繼續感傷,也將注意力放了過去。隻見新聞裏放到:

“針對閣山派弟子在東海上被海東劍派打傷一事,閣山派掌門表示強烈譴責,並表示他不日將親至臨海,共邀海東武林同道舉行多方會議,一定要決出個說法。他勸海東劍派早日意識到此事的嚴重性,及時道歉並作出補償,莫因為此事傷了兩派之間的和氣。目前海東劍派尚未對此作出回應。”

好嘛,鬧了半天還是打架的事!閣山派,海東劍派的這件事最近鬧得很大,顧鈞也有所耳聞,聽說是兩派的人在東海上發現了一處修煉聖地,為了爭奪而大打出手,不過閣山派好像吃了不小的虧。

搶奪地盤的事不算新鮮,主要還是這回雙方是閣山派和海東劍派,二者都算是南武林的龐然大物,在海東的地界上更可是說是老大老二的位置,東華國許久沒有兩個豪門鬧出這麼大的動靜了,因此老百姓們都抱著看好戲的態度,密切關注。

那幾人又見新聞結束,又說道:“嗨,這動靜還沒我放的屁大,我看這兩夥人多半打不起來。”

“話不能這麼說,閣山派何時吃過這種虧,這口氣他能忍得下?”

“得了吧,這些練武的人也就對我們這些平民老百姓耀武揚威了,他們自己之間可是客氣的很,我看這回肯定又是協商解決!”

“唉,要不都說要練武呢,我要有這天賦,我也學武去了!”

“麻鼠,你也別灰心,你家小虎子不是力氣大的嚇人嗎,有空趕緊找個師傅給看看,興許是個練武的料!”

“嗨,他要有那出息,我就燒高香了!”

二人說著說著,談回到家長裏短去了。

顧鈞聽得好笑,這二人罵罵咧咧,心裏不還是羨慕。不過在這個世界,武人的地位無與倫比,畢竟尚武精神,是印在東華國人的骨子裏的。

不過顧鈞始終覺得,自己不適合武道一途,況且自己毫無武學基礎,能在一年的時間修煉到能通過“大入闈”的程度嗎,他無得而知。

正當顧鈞心中忐忑之時,列車車速慢慢緩了下來,車廂裏響起了甜美的女聲“臨海站就要到了,有下車的旅客請收拾好行李準備下車。”

終究是到了啊,顧鈞深呼了口氣,再難再險他也沒了選擇了,這是一條隻能進不能退的路,為了保住鈞天劍,為了顧家的榮耀,他隻能放手一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