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用憑著他那三寸不爛之舌,向宋江保證一定要把盧俊義請上山。但他必須要一個搭檔,跟他一起下山。李逵一聽,便高興地跳起來,非要跟著一起去。吳用與他定下了君子協議。要他戒酒,聽從命令,最難做的就是第三點,要做一個啞巴,不能說一句話。但李逵下山心切,答應了條件隨吳用一起下山了。
吳用穿上道服,扮成算命先生,手持鈴杵,李逵的頭上挽了兩個小髻,扮成一個小啞道童,挑著一個擔子,掛了一個招牌,上麵寫著:“講命談天,封金一兩。”
他們兩個來到了北京的城門下,守城的士兵盤問了好一陣子。那李逵剛要使用拳腳,被吳用一個眼神擋了回去。吳用向軍士賠了話,才得以進城。
吳用手搖鈴杵,嘴裏喊著:“算命,算命,錢財富貴命中注定,要想知命運,快來算了,隻需白銀一兩。”他們走著,不一會,就來到了盧俊義的鋪子前。
此時,盧俊義正坐在鋪子裏,聽到街上一陣陣吵鬧聲,忙問店裏的夥計,外麵發生了什麼事。夥計們跑到外麵一看原來是一個算命的在那裏大吹大擂,口出狂言,引得眾人議論紛紛。
而李逵的怪模樣,又引得眾人時而哈哈大笑。盧俊義一聽這個算命的口氣這麼大,必然不是凡人,便讓夥計請他到店裏來一下。吳用聽到盧俊義請他,便和李逵來到盧俊義的店裏。吳用向盧俊義施了禮,又作了自我介紹說是姓張名用,自號談天口,能算人未來的一切。
盧俊義把他們請到了後堂,沏了茶,奉上銀子,說出了自己的生辰八字,讓吳用算一下現在的運氣。吳用故意掐指一算,猛然大叫一聲,驚恐地說道:“先生是要我直言?”盧俊義一看吳用的臉色,知道是禍不是福,便讓他有什麼就直說出來,吳用悲哀地說道:“先生,你要小心,不出一百天,你有血光之災。”盧俊義一聽大驚失色,半信半疑地說:“我從小大富大貴,家財萬貫,現在家庭和睦,幸福美滿,血光之災從何而來?”吳用聽了,也不言語,故意站起來就走,銀子也不拿。盧俊義一看慌忙攔住說:“先生慢走,我剛才所說的,並不是我不相信你,而是我實在難以相信,先生有什麼話,盡管直說,我洗耳恭聽。”吳用一看,盧俊義上了鉤,便重新坐下來,說:“員外雖是富貴命,但人的命,天注定,人生福禍無常,我看員外的宅子上麵有黑雲籠罩。員外今年是黴運年,這是天注定的,你是逃不了的。”盧俊義一聽忙問道:“先生,這災氣是否能破?”吳用故意掐指算了算,說:“逃不了,但可以回避。但必須去東南方向一千裏之外。才能免除你的死災。”盧俊義當即大謝。
吳用又對他說:“我有四句話應說與員外,日後必然靈驗。”盧俊義命人拿來了筆墨,吳用口述,盧俊義大筆一揮,寫到了牆上:
“盧花叢裏一扁舟,俊傑俄從此地遊。
義士若能知此理,反躬逃難可無憂。”
寫完,吳用就收拾了東西,出了門。和李逵一道出了北京城,回到了山寨,囑咐大家安排圈套迎接盧俊義。
盧俊義自從讓吳用算了卦之後,每天坐立不安,吃不下飯,睡不著覺。好像末日真的來臨了一樣。
這天,他把家人都喊到了大廳裏,說:“前幾天我算了一卦,百日之內必有血災,東南方一千裏之外是我的逃難之處,山東泰安州是個好地方,我決心去那裏避難,李都管跟我去,浪子燕青留在家裏照看。”
先說這李都管李固原是東京人,來北京尋親,盧俊義見他可憐,收養在家裏,他也勤肯,不幾年就升為總管。再說這燕青,本是北京人,但從小無親無故,被盧俊義收養在家,教他練習拳腳。這燕青從小聰明伶俐,不管什麼,一學就會,尤其是短箭,更是百發百中,人長得風流瀟灑,人見人愛,故得名為浪子燕青。
當他們聽到盧俊義要去躲難時,都勸他說不要相信那一派胡言。盧俊義對他們說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如果真是發生了血災,後悔也來不及了,眾人也都不再勸了。
李固聽說讓他走,推說腳上有腳氣,走不了路,讓盧俊義大罵了一頓,才不情願地上路了。
而燕青卻想跟著去,一路上要保護盧俊義,但盧俊義主意已定,一切安排妥當就上路了。
從北京去泰安,必然要經過梁山。他們夜宿曉行,不多久,就來到了梁山水泊邊上,店裏的店小二好心對他們說:“你們要小心,這梁山水泊寨內的強人雖不傷過路人,但還是不要聲張的好。”店小二不說還好,一說那盧俊義反而寫了幾麵旗掛在了車上:
“慷慨北京盧俊義,遠馱貨物離鄉地。一心隻要捉強人,那時方表男兒誌。”大張旗鼓。李固等眾人看了暗暗叫苦。那店小二也變了臉色,對盧俊義說道:“先生,別怪我說話不好聽,我是好心,別說你這些人馬,就是十個這些,也不是梁山宋江的對手。你們還是不要惹他們。”
盧俊義哪裏肯聽:“我大名鼎鼎的河北玉麒麟,難道還怕他反賊草寇不成?他宋江就是有三頭六臂,我也要會會他。”
眾人心驚膽顫地跟著盧俊義來到了梁山地界,尤其那李固,一步一哆嗦,一點響聲也能把他嚇個半死。盧俊義急著趕路,從早晨一直走到傍晚,他們來到了一座樹林邊。忽聽到一聲哨響,從樹林中躥出了幾百個小山賊,然後,一個彪形的黑大漢風一樣地跳出來,大聲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