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子新著,付梓即印。洋洋大作,聞之欣欣!

庖廚胸懷,草根柔情。十年寒窗,孤詣苦心。如礦出金,如鉛出銀,超心冶煉,

絕愛緇磷。玉潭瀉春,古鏡照神,積健為雄,燦燦文心。

一等襟抱,萬種風情。情之切切,恨之深深!人物麵目,各盡風神。如烹小鮮,

如治盧鱗,刀功筆意,盡在心靈。海之波瀾,山之嶙峋,采采流水,筆底風雲。

吐納英華,莫非性靈。俯仰品察,縱橫淩雲。文品人品,得失古今。觀者知音,

累爾淚吟!

原常州名譽作協主席

鄒國平

“吟安一個字,撚斷數蓮須”、“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從開始構思

這部小說到現在放下筆長唬一口氣,整整九年時間過去了。

最初構思與人筆這部小說,是在2006年7月14日晚上。那時,已經入廚九年,

對餐飲行業算是有了個初步的認知和了解。感覺在龍城這片沸騰的土地上,全

國各派菜係紛紛在此齊聚而上,竟相開放,似乎餐飲的發展已達到了繁華正茂、

封頂之際,這是令人欣慰和驕傲的,但,與此同時,也暴露出了泛濫成災的問

題。“滿紙荒唐言,一腔辛酸淚,都雲作者癡,誰解其中味”,究竟怎麼個程度,

小說裏麵故事有交代,茲不一一,讀者朋友自己去揣摩吧!另外,我寫這本書

的初衷,是想把我們廚師不為人知的一麵,或者說,辛酸的一麵表達出來,讓

大夥兒對此進一步理解和支持我們,在我們風光背後隱藏著的諸多酸楚、苦澀、

辛勞和無助。

當初執筆之初,我還不會使用電腦,一直手寫,因此寫寫停停,停停寫寫,

前後也花了一年多的時光,字數三十五萬多,我的測量方式是根據每頁的行數

和字數大概估算的。後來多次寫寫改改,當實在看不清楚之時,再親自謄寫了

五遍。為了快捷,不久學會了利用電腦,就開始方便多了。這部小說之後,我

又塗鴉了其他三部長篇,但都是初稿,保存於電腦。

光陰連苒,時隔將近十年,回頭一覽這部小說,感覺那時的思想太幼稚,悟

性很不夠,語言極青澀,等等,而今,便在這原有的三十六萬字中,改了又改,

刪了又刪,最終僅存二十六萬字。“十年辛苦不尋常,字字得來都是血”。此

次出版,主要想把我這些年的心路曆程作一個總結給一個交代。寫小說如同我

的工作,工作又猶如我的生命,三者形影不離。即便繁華落盡之時,我還會一

如既往地寫下去,畢竟它已融人到了我的體內,成了我對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如今,書能順利出版,得到了同行、朋友的大力支持和鼓勵,尤其要感謝

市作協主席胡軍生老師為我寫序,原市作協名譽主席鄒國平老師為我親筆題書

名以及寫跋語,更要感謝我的妻子這些年來對我在工作上、寫作中的默默鼓舞

和支持……

秦立新於東坡大酒店2015年7月15日晚